迈向世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肥东
来源: 彭红玲 2024-08-21 16:35:09 责编: 陈亮

“如何推动侨乡文化传承和发展?如何挖掘侨乡文化底蕴赋能高质量发展?……”8月17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走进肥东县,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2家涉侨中央媒体记者深入长临河镇集中采访,探寻“安徽第一侨乡”高质量发展密码。

img1

“走进古街,厚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阿联酋迪拜新闻网编辑部主任张惠卿边记录边感叹,长临镇源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约1800年,总计有4000多名华人华侨和海外留学生从这里走出去,足迹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安徽第一侨乡”的美誉,被中国侨联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镇绕、百米长街古色香。”一诗描述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临古街的景致,折射出的是古镇侨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使命,我会多积累一些素材,通过视频的方式,把我看到的一些人和事以我们的视角讲出来,讲好这里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张惠卿说。

进民俗文化馆,出吴氏旧居,入青阳书苑,在长临古街采访团一路边看边记录。“这里的建筑很美,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古街特色浓郁,保存得也很好,政府以旧用旧的做法很好,很有吸引力。”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赞叹地说,“我们会借助网站,通过网络的力量,用文字把这里的建筑风格、文化底蕴宣传出去,让更多人来这里旅游打卡。”

img2

揽胜巢湖畔,心泊六家畈。江淮侨乡·六家畈文旅项目,是肥东县依托江淮侨乡古镇资源,以“江淮水镇、文化侨乡”为主题,打造的集文化旅游、商务团建、生态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热门“打卡地”。

“兰侨汇美食馆”“侨乡别院”“侨乡市集”“小侨的茶”……走进六家畈,目之所及,皆是“侨色”,这里日渐丰富的文旅业态,多因侨而生,也因侨而兴。

在玉兰故事馆一楼的“侨乡有礼”店铺里,集中展示销售的越南藤编、非洲皂石、日本瓷器、侨乡伴手礼等100多种品类商品,多数由六家畈海外侨胞提供,浓浓的乡情让采访团深受触动。得知花田侨乡里、畈塘·拾吾舍等民宿群节假日期间一房难求,记者们纷纷点赞记录。

img3

“在德国的华人华侨约有20多万人,他们中不少人的年龄都偏大,对家乡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我们通过短视频、图文的形式把家乡的变化展示出来,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女对家乡有新的了解,增强家国情怀。”德国欧洲新侨网主编郭纪鹏说。

漫步夏秋之交的江淮侨乡·六家畈,一条集城乡微度假、研学旅行、户外运动、沉浸式夜游生活等特色文旅产业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正如玉兰故事馆里的百年古树一样耸入云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瑞典北欧华人报社副社长谢志杰表示,肥东的招商引资政策很透明,长临河镇襟山带湖,景色秀美,又是侨乡,他将聚集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侨民子女回到这里来投资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全国百强县肥东县充分发挥长临河镇的侨乡文化、巢湖文旅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生态为纲、旅游为擎、文化为魂”的发展主线,以侨乡文化交流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地内的一街一特、一镇一品建设,奋力建设“生态文旅强县”,成效明显。长临河镇先后荣获“全国改革发展试点镇”“全国重点镇”“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小镇”“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

未来,肥东县将广泛凝聚侨乡侨力侨智,持续推动侨乡高质量发展,讲好侨乡故事,延续侨乡文脉,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同时,充分感受侨乡文化魅力,畅赏“侨色”、乐品“侨味”。(彭红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