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总铺镇
总铺镇:“识、育、留”三举措,激活乡村人才振兴活力
来源:张璇 2024-08-21 09:54:23 责编:方欢 许梦源 喻寒松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杜传来一行在农业大棚指导

近年来,凤阳县总铺镇党委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围绕靶向服务、传帮带学、技术攻关三个方面,通过识才、育才、留才,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总铺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紧盯人才需求,分类“识才”打造人才“蓄水池”。该镇坚持以村(社区)为主导,多渠道摸排乡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动态掌握各行各业的乡土人才情况,将分散的“土专家”“田秀才”,按专业分类入库登记。目前,已有50余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纳入人才库。

通过税务、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信息结合走访入户,不定期开展镇内经营主体摸排工作,实时掌握辖区新型农业主体和非公企业相关信息,充分走访调研企业人才需求,依托专家人才信息库,为企业精准匹配专家及团队,为种植养殖产业提供靶向服务。

充分利用安徽科技学院的优势,搭建高校人才交流指导的桥梁,组建“专家服务队”送技上门,定期把服务带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和乡土人才身边,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种植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需求现场“把脉开方”,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杜传来了解当前水果加工、包装难题

强化人才培养,精准“育才”打造人才“传帮带”。该镇充分发挥远程电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开展乡土人才培训,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提升技能水平。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推荐农村技术骨干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不定期邀请安徽科技学院专家教授、“土专家”和“田秀才”以实地教学、田间授课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将县派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最大化,促使农村技术骨干获得最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

加强对非公企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内设立“先锋岗”“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采用“传帮带”的方式,选取农业专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主体中技术硬、本领强的优秀人才与其他企业结对帮扶,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骨干和企业家,进一步推进总铺镇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做好人才服务,政策“留才”筑牢人才“温馨园”。该镇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沟通渠道,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企业和种植养殖技术攻关提供支撑,促进科技与传统农业碰撞融合。

完善本土人才成长机制,通过改善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供创业政策、信贷政策等支持,激励本土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本土乡村人才熟悉乡村环境、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进而带强产业、带动致富。

择优选择乡土人才纳入村后备干部,符合条件的优先吸纳进入村“两委”班子;对有意向创业的支持创办合作社,帮助协调扶持资金;同时在各项评优评先、党员发展工作上优先考虑。2023年以来,各类人才累计纳入村“两委”班子12人,专干6人,发展党员2人。(张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