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迎着骄阳,在翠绿的瓜叶衬托下,一个个滚圆的小西瓜错落有致地悬挂在拴着红绳的瓜秧上,散发着夏日的热情与活力。这里是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新龙村农旅研学基地,也是安徽皖南烟叶公司精心帮扶和打造的重点示范村。
路直田方,烟叶健壮,秧苗油绿,瓜果飘香。近年来,安徽皖南烟叶公司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精心帮扶打造示范村新龙村,把推动烟叶生产与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相结合,融合创新,实现了多项目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增效、烟农增收,有效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四大优势”助瓜甜
“我们基地主栽的正甜小西瓜,单个大棚种植1600株,西瓜产量接近5000斤,主要有一藤一瓜、品质均匀、甜味纯正的三大特点。”农旅研学基地的管理员纪会祥师傅详细介绍道。
人工授粉,是指技术员严格按照绿色生产技术开展农事操作。在授粉环节,全部采取人工授粉,杜绝激素。而“一藤一瓜”,就是每一植株只结一个瓜,整个植株所产生的养分都积累到一个瓜当中,从而确保每个小西瓜都成为精品;品质均匀,糖梯度小,是指产品全部采用吊蔓栽培,光照均匀,表皮没有阴阳面,内部均质化程度高。正甜小西瓜含糖量较高,且糖梯度非常小,即所谓甜到边;甜味纯正,口感细腻是指甜味纯正自然,肉质细腻,口感绝佳。
“我们第一大优势就是绿色生产管服体系,生态环境绝佳, 正甜小西瓜产自安徽皖南,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网发达,灌溉方便,素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美丽和谐画面著称于世,是一个宜居宜农、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纪会祥乐呵呵道。
“第二大优势,就是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施用,实施有机增甜。减少了80%的化学肥料,施用高温腐熟有机肥、蚯蚓液肥,保证其甜味纯正自然、甜度适宜。大棚避雨栽培,实施控水保甜。利用大棚进行水分的有效调控,保证其甜味纯正自然、甜度适宜。膜下滴灌,精准措施促甜。全面实施膜下滴灌系统,实现浇水数量、质量和肥料的精准控制,促进西瓜品质。吊蔓栽培、促进品质均质化。光照均匀、气流通畅,没有阴阳面,内在表现为品质均质化程度高。综合防治,力促产品安全。采用了生物、农业综合措施、立体栽培、高温闷棚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人工授粉,确保产品安全。为一律采用人工授粉:即人工采摘雄花,用雄花花蕾擦抹雌花柱头,杜绝一切外源激素的修饰。” 纪会祥介绍。
“第三大优势就是全程服务。为确保产品质量,在落实上述绿色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瓜果生产各环节全程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同时对农户种植的日常管理也进行了全面规范和监管,实现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物资、统一管理。” 纪会祥介绍。
“第四大优势就是我们采用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在生产全程采集并录入各类信息,通过每个西瓜上的二维码,实现生产信息透明化,生产全程可追溯。” 纪会祥如是说。
“烟+N”助力乡村振兴
新龙村的烟农吴世宏刚巧路过基地,他刚刚从烟田里采摘烟叶回来,开着拖拉机准备拉到附近的烤房去烘烤。吴世宏今年54岁,种植烟叶已有13年。他在新龙村流转了近500亩地,在皖南烟叶公司的指导下,实施烟叶和水稻科学轮作,还承包种植1个大棚的西瓜。
“今年气候条件适宜,烟农喜迎丰收,预计全年家庭毛收入突破150万,纯利润达30多万元。” 吴世宏说道。
像吴世宏这样的烟农,在皖南烟叶公司管辖区域宣城、芜湖、黄山三地共有1057户,烟叶种植面积13万多亩。这些烟农是皖南烟叶公司精心培育的“烟+N”职业烟农。皖南烟叶公司为他们提供种子、肥料、技术指导、按合同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还为他们提供1—2个增收产业的选择。
自2021年新龙村确定为乡村振兴点以来,皖南烟叶公司立足融合创新、示范村引领,在新龙村实施“烟稻互融”“乡村休闲旅游”、创办“新龙村徽姑娘”电商平台,“线上+线下”推介销售正甜西瓜、樱桃番茄、网纹甜瓜、水果玉米特色农产品等,实现多项目多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新龙村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解决了安徽皖南烟区2.5万名农村留守人员就业,人均劳务收入2万多元,累计收入24亿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安徽皖南烟叶公司正在将这种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向所辖产区宣城、芜湖、黄山三地市不断深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