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连大学读书的阜阳小伙刘甲伟完成了他筹备已久的一件大事:跨越17座城市,历时17天,骑行1788公里,回阜阳过暑假。
跨越17座城市,完成骑行梦想
刘甲伟,家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2020年,他考入大连大学;2021年3月,刘甲伟参军入伍,2023年3月退役复学。在一次活动中,刘甲伟认识了同为退役军人又是安徽老乡的六安学长熊磊,爱好骑行的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暑期从大连骑行回安徽。
今年4月份,刘甲伟开始为此次骑行做准备。他每天坚持跑步、骑行和力量训练,并自学了换胎,还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积攒了1000余元,以及平时节省下来的费用,作为骑行的经费。
“快放假前,我让家里人把我高中毕业时买的一辆自行车寄了过来,又准备好帐篷、修车工具及材料、换洗衣服等,于7月10日踏上归途。”刘甲伟介绍。
两人从大连出发,一路经过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5个省份17座城市,历时17天,于7月26日晚8时许到达阜阳,总骑乘1788公里。
7月27日,熊磊给自己的自行车办了托运手续,并于当日坐火车返回六安。
一路上,克服了不少困难
此次,两人结伴骑行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难。“第一天,从学校出发,骑了不到20公里,我的车胎就爆了,随后把它修好。”刘甲伟介绍,全程他的车轮胎爆了两次,熊磊的车轮胎爆了三次。
炎炎夏日,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时段,两人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出发,到上午11时许找一块凉阴地休息,傍晚四五点钟接着赶路,到夜间10点以后休息。
刘甲伟介绍,他们在途中一般是每隔四天左右住宾馆洗漱一番,给所带设备充电等,其余时间为了省钱,在路过的城市马路边的空地、街边公园内搭帐篷露宿。比较艰难的一次是他们赶赴泰山的途中,“要经过一段落差500米的山路,根本骑不动,我们只好下车推着走,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左右才赶到那座山的山顶。”翻过那座山,离泰山就近了,两人休息到傍晚时分再次出发,爬到泰山山顶时,已是凌晨时分。“那天的体力消耗最大,要不是我俩一路互相鼓励,根本坚持不下来。”刘甲伟说。
骑行中汲取力量、感悟人生
此次,两人结伴而行,一路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更多的是参观文化古迹和红色景点、遗迹等。
途经关向应纪念馆,关向应将军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以及他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两人;在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这里每一块土地和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风情万种的葫芦古镇,两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画卷,感受着古老文化的韵味;站在雄伟的山海关,两人远眺老龙头的波涛,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刘甲伟还专门来到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淮海战役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等处,凭吊烈士们的丰功伟绩。“这是一次精神的升华与洗礼。”刘甲伟感慨,此行,让他对祖国爱得更为深沉,也提升了自己的意志品质,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不能轻言放弃。他相信,这一路的艰辛与美好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储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