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任职以来我们直面村里老百姓文化水平有限、思维方式老旧、进而矛盾纷争时发、掣肘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很明显阻碍着乡村振兴的步伐。作为新一届的社区干部,我们在党委政府工作中积累经验、向老前辈请教、和兄弟社区交流、也自己摸索,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来看,确实是找到了个赋能乡村振兴的好法子……”几位社区书记这样谈起红色板凳会。
回忆以往,肥东县桥头集镇几位村书记2021年上任以来团结社区两委紧密围绕镇党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在考量思虑与汲取各方经验后,大家得出一致意见:乡村振兴文明必兴,思想作为各项行动的指导,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迫在眉睫。恰逢桥头集镇党委组织开展宣讲理论、典型人事做分享的文化主题活动,国光社区率先探出步子,把这场“红色板凳会”移植到了社区,取得了热烈反响、起到了积极的文明治理效益,在桥头集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下,“红色板凳会”几经演变,成为了一项经典活动沿袭下来,而今作为各社区“逢四说事”活动日的重要板块,该活动生命力不减,红色板凳会绘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通过回顾这些年来的会场,一位90后年轻书记分享了他的视野:“红色板凳会”是红色学习教育与各类理论宣讲的主讲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同时体现出基层治理的人文关切,这项踏踏实实接地气的活动凝聚了乡村振兴的强大文化合力。
教育引导,文明先行,红色板凳会引导文明深入广袤基层大地。老干部、军人、与红色有着深深羁绊的党员、在各领域有所作为的群众们通过会场讲述起一段段鲜活党史,分享着自己的典型事迹、“在这样的平台,红色精神、思想道德的种子可以在田野播撒、党的基层干部能从老百姓的讲述中汲取力量、不断坚定为党为国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与此同时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还能吸取老百姓的经验智慧……”红色文明在田野口耳传颂、精神风貌在基层振奋。
而“由于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原因,部分村民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受限,这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增强了矛盾摩擦,也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社区通过红色板凳会平台请两级干部、网格员等分享各类生产生活常识、积极向村民普及解读各项时令政策、同时还邀请辖区民警、法律援助律师等普及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并且邀请诸如成功的乡村创业者等来到社区分享经验、激发村民创业热情和创新思维……
“我们和分工干部一起下村,与群众共坐在同一张板凳上,互听互讲同一堂课,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近年来群干的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升,一些出于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水平局限带来的矛盾也得到了自然化解,这不仅让基层乡风更加文明,同时让群干心贴心聚合力。”乡村振兴文明必兴,红色板凳会绘出乡村文明新气象,赋能乡村振兴有实效。(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