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滁州打造“共富工坊”激发产业活力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储祖轩 2024-08-02 17:22:00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喻寒松

一排排厂房有序排列,一台台纺织机隆隆作响,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滁州市定远县张桥轻纺产业园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令人惊讶的是,园区里看不到一点杂乱堆放的废旧包装物和废线废料。

原来,在张桥镇党委牵头下,镇内16个村(社区)与滁州市千丝露纺织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打造了“共富工坊”——千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通过回收园区的废弃包装物和边角料,进行再利用,既解决了园区环境问题,又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目前,公司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能带动周边2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预计今年村均分红超10万元。”千桥公司董事长、张桥镇杨店村书记陈云高兴地说。

近年来,滁州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深化村企联建,打造“共富工坊”,引导企业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注入乡村,推动乡村将资产、资源、生态等要素融入企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该市制定深化村企联建、打造“共富工坊”实施方案,按照“党建引领、需求对接、产业互补、互促共赢”原则,逐村逐企分析研判,推动建立村级“供给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鼓励有产业基础、有生产需求、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参与“共富工坊”建设。在“共富工坊”建设中,坚持市场化运作,吸引企业将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布局到农村。今年,全市首批试点建设“共富工坊”30个。

走进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瓜蒌基地、主题民宿、自然课堂等一批网红打卡点,热闹非凡。依托周边500亩瓜蒌产业,青山村与结对共建企业恒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瓜蒌部落农文旅有限公司,打造涵盖瓜蒌种植、瓜蒌子加工、助农直播、童趣乐园等特色项目的“瓜蒌部落”,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3万元。

瓜蒌部落农文旅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智告诉记者:“瓜蒌部落自开园以来,节假日期间每天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年经营性收入700余万元,企业发展了,村里也富了,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了。”

滁州市采取“标准化+差异化”发展方式,明确“三有三带”(有固定场地、产业项目、从业人员,能带动集体增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建设要求,依托村级就业车间、标准厂房、强村公司等,通过来料加工、产业服务、定向招工等途径,培育差异化、特色化工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截至目前,全市“共富工坊”已带动413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村集体增收550余万元。

来安县汊河镇相官村与听溪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结对共建,打造电商直播型“共富工坊”,采取“互联网+农场+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模式,收购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通过网络平台销往滁州、南京等地,还帮助当地群众代销鸡蛋、红薯等农副产品,农户户均增收2.4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我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与南京江北新区毗邻街道深度融合,镇里不断加大对接和服务力度,通过产业共谋、项目共建、产品共销等路径,有效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汊河镇党委书记冯劲说。

 滁州市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在项目谋划、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旅游等方面予以培育指导。同时,将“共富工坊”建设纳入县乡村三级“书记项目”重点管理,明确乡镇党委作为运行保障主体,由1名班子成员作为帮扶联络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工坊“召集人”,帮助协调资金项目、产业政策、公共服务等。

截至目前,该市各地各部门帮助“共富工坊”协调项目资金28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共富工坊”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