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优化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葛晓军 2024-07-26 09:37:52 责编:方欢 许梦源 喻寒松

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牢固树立“乡村振兴,人才为要”的工作理念,围绕“引育留用”,着力盘活乡土人才,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摸清底数,回引人才。黄湾乡动员各村(社区)开展乡土人才摸排,编制乡土人才名录,建立健全人才台账,动态掌握辖区技术人才、致富能手、创业人才基本情况。建立互动机制。依托人才工作小组主动联络人才,通过节假日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人才碰面,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其创业想法。瞄准用人需求,评估人才缺口,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智,发动社会力量,邀请志愿者队伍、社工站、村企联建等方式,吸引人才回乡。

需求导向,悉心育才。“目前辖区水稻主要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期,部分早栽品种处于孕穗期,病虫害总体偏轻程度发生。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动态,结合气象和历史资料,对水稻主要病虫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生趋势作以分析,我们提出一些防治技术意见……”7月25日,黄湾乡农技站站长赵之矿正在向种粮大户们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领。

黄湾乡实施党员干部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培训,增强干事创业能力,推行年轻干部“传帮带”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手把手”指导,助推乡土人才成长。聚焦农业发展。结合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以“请下来+提上去+向外看”策略推动乡土人才能力提升,依托大新村大棚房、牛王村农产品存储库房项目以及“蓝色走淮河”旅游规划,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蔬菜种植、稻虾共作、豆制品加工、民宿经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选贤任能,精心用才。黄湾乡花生种植条件优渥,紧靠淮河,土地多是沙壤土质,种出来的花生不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花生颗粒饱满,色泽好、口感好,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010年,我开始回乡创业,社区帮助协调解决了贷款、厂房用地等问题。2011年5月合作社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花生种植、收购、销售业务。目前,我们与常州工业园区一些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为企业提供1000吨左右的精选花生米,能给合作社带来约50万元的收入,同时,社区会根据销售额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既解决了花生销路问题,又增加了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一举两得。”黄湾社区均成花生合作社负责人张下均说。

黄湾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专业户、致富能手等“土专家”“田秀才”的专业优势,邀请乡土人才参与乡村(社区)的发展决策,吸纳各类意见建议。提供发展机遇,扶持返乡企业、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发展规模化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组织乡土人才上讲台、传授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基层治理,发挥乡贤能人“人熟、事熟、社情熟”的优势,引导乡贤参与基层治理,讲法理、化矛盾,宣政策、送服务。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带着技能或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将个人所领办或创办的企业(合作社)作为人才培育基地,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