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期间,陈贵忠从贵州山村来到安徽东至县张溪镇东湖村,成了上门女婿。他在张溪新村租了两间农舍,做起了加工家具生意,几年下来,在家具市场上淘到了第一桶金。随着生意渐渐兴隆,他在张溪街租了两间门面房,扩大产销规模。
特别勤劳、特别能吃苦,是山里人特有的本色。许是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等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这一本色。
“我看到东湖村有一片几百亩的山场一直荒芜在那里,觉得任其闲置下去,太可惜了。”在打理家具生意的同时,陈贵忠萌生了承包本村山场的想法。
2020年春,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家人,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经东湖村“两委”研究同意后,他拿出了家里部分积蓄,与村组代表当月就签了20年的山场承包合同。
经过两个多月的垦荒、整地,陈贵忠终于将一片340余亩的荒山变成了良地,将贵州老家的蜂糖李优质树苗“嫁接”到这片山上。数千里之外的果树成活率如何?一年半后,看到贵州蜂糖李在安徽南部山区顺利“安家”,陈贵忠的“隐忧”尽去、欢喜暗来。
2022年冬,陈贵忠将贵州老家的两位兄弟“喊”来帮忙,又投资近200万元,加上人员工资76万多元,将果园四周相连的历山村、大庄村部分闲置山场承包下来,将其中100余亩地作为育苗基地,每年可向外提供蜂糖李优质树苗800至1000亩。
2023年,陈贵忠三兄弟的蜂糖李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总计2.5万余棵,每棵树可摘15到30斤甜果,每斤能卖到35元以上,收入十分可观。同时,为东湖村留守在家的妇女、年长的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2023年付给务工人员工资22万多元。
人人都希望万事顺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6月下旬至7月初,漫山的蜂糖李遭遇了大风大雨的“突袭”,果实损失近万斤。三兄弟看着地上的落果,心痛万分。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待雨过天晴,他们起早摸黑,清理树上和地下的烂果,及时施肥补充营养,尽全力保护好果树上的挂果,并设法增加果实重量,争取80%以上的果实小的在50克以上、大的在100克以上,努力把天灾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干群携手,攻无不克。在张溪镇党委政府、东湖村“两委”大力支持下,陈氏三兄的果园重现生机、果香四溢。现在,网店订单、微信订单纷至沓来,客户上门络绎不绝,前来休闲采摘的年轻人一拨接一拨。蜂糖李的甜香,正在从古镇张溪飘向东至县城,飘向池州市区,飘至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