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高岗埠村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村庄。近年来,龙湖街道高岗埠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推动新型农业产业与技术创新,引导农民发展绿色产业,注重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为稻虾共养喂养原材料加工车间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生态养殖业相结合。近年来,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龙湖街道高岗埠村党委从村民手中流转700亩土地承包给养殖大户,在村里开展稻虾共养项目,充分利用稻田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养殖过程中,养殖专业户精心照料,确保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和品质。同时,田间杂草也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形成一种互惠共利的生态循环。
经过两年来的发展,高岗埠村的稻虾共养项目取得了成功。不仅村民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稻虾共养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种新的谋生方式,也衍生出配套产业冷冻库等项目设施的建设。目前由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480平方米的稻虾共养项目喂养原材料冷库已正式投产运营,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稻虾共养项目已成为高岗埠村的特色产业,小龙虾远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江浙沪等地区,年销量19万斤,产值近500万元。稻香幽远的田园风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品尝新鲜的小龙虾,体验农家生活乐趣。通过发展该项目,高岗埠村成功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生态养殖业有效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乔两优17”再生水稻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向传统农业挑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当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程度较高,长期使用,不仅农产品质量与产量低下,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为改变这一现状,高岗埠村党委一班人在党委书记杨才泉带领下,转变思路,深入研讨,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胆引入并推广再生稻种植、高产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以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3月,芜湖市弋江区农业科技协会与高岗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推广再生稻以及高产杂交稻的试种。目前“乔两优17”约60亩的再生水稻已经抽穗,目前长势良好,预计8月中旬即可收割。收割结束后,经过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等措施处理后,第二季稻在11月初收割,两季产量大约2000斤/亩,预计每亩净收入比原来多出200元以上。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再生稻和高产杂交稻的种植,正是这一态势的顺势而为。通过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不但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产量的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提高了乡村产业效能,增强了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图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图片
坚持党建引领,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乎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高岗埠村抢抓机遇,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改善。
高岗埠村位于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东南部,占地面积6.96平方公里,全村共23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200余户,户籍人口约4000余人。过去,高岗埠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基础设施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高岗埠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乡村建设措施。藕塘埂自然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中心示范村,投资58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0万元。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手,实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绿化美化等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岗埠村美好乡村建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龙湖街道其他村(居)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高岗埠村美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一步,龙湖街道高岗埠村将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人才回流,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农村产业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季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