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物业之后,小区的绿化保洁都有专人管理,乱停车现象也基本没有了,环境好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红山小区住户华亦工说。
物业事虽小,件件牵民心。在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红山村红山小区的物业公示栏中,展示着环境治理、设施维护、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制度管理,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也全部公示。这是乌衣镇积极探索“农村物业”试点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成果。
“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面对基层公共服务管理水平低等难题,乌衣镇坚持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核心目标,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探索和美乡村治理新路径。今年以来,乌衣镇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调研11次,走访重点群体60人次,总结提炼出群众反映强烈的40余件民生实事并清单化推进。设立老年服务站、助餐点7个,新增划公共机动车位约300个,在安置小区新建约3000平米充电棚、1000处充电桩,将老旧小区污水管道接入到市政下水管网……与群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问题正逐步解决,乡村治理质效也和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
同时,乌衣镇积极探索“1+5+N”网格治理体系,推动各方力量入网进格,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红马甲、蓝制服,从交通安全、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到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工作,这些身影经常穿梭在乌衣镇大街小巷和居民家中。今年开展安全检查专项行动30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50余条,整改率100%,排查600多户,走访1368人次,将隐患消除在源头、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网格的“小平安”支撑乌衣的“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