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在7月6-8日之间,暑即炎热的意思。“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从现在开始很少有凉风吹来,风中都夹着热浪。
为了让幼儿感受小暑的节气特点和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保利香槟网格联合保利香槟巴学园幼儿园开展了“绿树浓荫时,小暑时节到”系列活动。
老师通过视频和课件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小暑节气的魅力。
酷暑天气里,人体的水分会大量消耗,消化液分泌减少。这个时节适宜食用清淡的食物,让身体适应天气的变化,减少高温带来的不适感。北方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莲藕具有清热生津、润肺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故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谚。孩子们用彩泥做了非常有创意的饺子。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炎热,盛夏的果实里最让人流口水的就是西瓜了,热热的暖风与西瓜最配!
“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自古有趁着小暑晒衣曝书的民俗。瞧!孩子们一起将书籍、抱枕、玩具等放到户外进行晾晒。
小暑到来,小朋友们正在画莲花和莲藕!粉色的花苞、绿色的荷叶,藕与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炎热的夏天里,不妨制作一把小扇子,扇一扇,带走夏日的炎热,扇一扇,带来丝丝凉爽。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大自然时间变化的秘密和深远的农耕文化。大自然,是一部神奇的教科书,引领孩子置身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和游戏。(程莺莺 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