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6月23日8时至24日8时,我省主雨带位于黄山、宣城一带,该区域普降暴雨、大暴雨。皖南地区一度有4条中小河流超警戒及以上水位。截至6月24日8时统计,黄山、宣城等5市24县(区)受灾。受灾人口51.1万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5千公顷。
6月24日,歙县体育馆广场边的练江夜市大道上,200多名人民子弟兵在清理“6·20”“6·23”两次洪灾造成的大量淤泥。连日来,人民子弟兵全力支援歙县灾区,深入乡村、小区、街道等重灾区域昼夜抗灾,保护人民的利益。吴建平 摄
多支应急救援力量集结
记者24日获悉,省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已协调调度解放军、武警、消防及安能、中铁四局四公司等应急救援力量,支持受灾地区开展人员避险转移、道路抢通、应急排涝等工作;下拨救灾物资1.28万件、救生衣和编织袋2200件。省水利厅于23日11时调度陈村水库以2000立方米每秒流量预泄,山洪、小水库工作专班电话“叫应”责任人342次。省农业农村厅加固灾后农业设施排险7500处、投入技术指导力量6400人次,调运防疫防护物资1150套、消杀药剂3吨。省自然资源厅发送预警信息9万余条,指导地方成功避险7起、避免9户22人因地质灾害伤亡。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时关停景区140家。
黄山市维持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合肥、宣城、铜陵、池州、安庆5市维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29个县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个县区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歙县维持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降雨区各地共发送预警短信516.3万人次,关闭景区178个,建筑工地停工980个,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4.93万人,处置人员被困3069起、紧急营救被困群众8540人。
沿江江南近日仍有强降水
据气象预报,24日至27日沿江江南将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40~60毫米/小时,局部70毫米/小时以上)、雷暴大风(8~10级,局部超过10级)等强对流性天气,25日至27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暴雨到大暴雨。24日至27日沿江江南累计雨量大,普遍150~300毫米,局部超过500毫米。黄山市、安庆南部、池州南部和宣城南部300~400毫米,局部超过500毫米;安庆中部、池州中北部、宣城中北部150~300毫米,局部300~500毫米;安庆北部、铜陵、芜湖、马鞍山50~100毫米;江淮之间南部10~30毫米;其他地区普遍不足10毫米。28日沿淮到沿江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9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30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月1日至2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省气象台建议,加强暴雨次生灾害防御。要防范持续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加强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风险排查和水库防汛工作。同时,防范强降雨和大风对交通运输、临时搭建物和户外活动等的不利影响。
6月23日,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200多名干部群众,冒雨加固月潭湖大堤。汪红兴 摄
干部群众合力“战”洪灾
6月23日一早7点,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组织200多名村民,奋斗在长达1650米的大堤上,党员干部带头,拖拉机运沙子、铲砂装袋子,对挡水墙加高加固,压紧压实,到处都是奔波的身影。该县老兵志愿队也派出十余人前来援助。
石田村地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月潭水库的库尾, 6月20日的洪灾中,受洪水顶托现象的影响,最高水位达168.7米,超过警戒水位,一度形势十分严峻,好在该县政府及时决策,部分村民安全转移,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及时支援,镇村干部及村民共同努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上午9时许,天空开始下起大雨,雷声轰隆,乌云密布,村民就戴着斗笠,披着雨衣,穿着凉鞋,冒着瓢泼大雨,在雨中继续干活,与洪水抢时间,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截至下午16点,已完成任务量的80%,村民还在雨中继续奋战中。
主汛期以来,绩溪县持续降雨,为确保汛期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绩溪县交通运输局加大对所辖路段巡查力度,对高填方、半填半挖、路基靠山侧、土质软黏等特殊部位进行重点巡查,对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点、沿河、高填深挖、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处理,有效应对突发汛情对车辆通行造成的影响,确保汛期各公路的安全畅通。(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程茂枝 通讯员 汪红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