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天气预报,18日夜里起全省有强降水过程,19日淮北地区有阵雨或雷雨,旱情有望得到缓解。同时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局部地区有大暴雨,水利部门要求务必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保持警惕警戒,全力以赴打好度汛攻坚战。
6月14日下午,宿州市埇桥区顺河镇马场村村民给刚出苗的玉米浇水。随着皖北地区旱情加剧,埇桥区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抗旱力度,利用一切可用水源,造墒抢种,抗旱保苗。祝家刚 摄
旱情有望缓解
19日起淮北有阵雨或雷雨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5月1日至6月11日,沿淮淮北地区降雨仅13毫米,比常年同期少九成,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据此前的气象干旱监测,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蚌埠等地已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其中淮北、亳州、宿州、阜阳部分市县达特旱。好在14日宿州和滁州北部、15日阜阳西部和宿州北部、16日阜阳、亳州和宿州北部普遍下了小雨,局地中到大雨,上述地区旱情得到部分缓解。
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18日白天我省仍然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18日夜里起全省有强降水过程,19日淮北地区多云转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20日全省阴天有阵雨或雷雨,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有中雨,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21日至22日全省阴天有阵雨或雷雨,沿淮到沿江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虽然连日的阵雨或雷雨有望进一步缓解皖北地区的旱情,但省气象台建议,仍需关注沿淮淮北地区旱情发展趋势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温方面,18日沿淮淮北地区仍有35~36℃高温天气。19日后高温天气缓和,最高气温淮北地区32~34℃,淮河以南降至32℃以下。
全力蓄水调水
引江济淮启动新一轮调水
面对入汛后淮河流域降雨偏少、上游来量较小的实际,我省各地特别是沿淮地区水源保障如何?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水利部门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指导各地按照规定蓄水上限控制,尽可能多蓄水,千方百计增加水源保障。截至6月16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及主要河湖库总蓄水量132.56亿立方米,与常年同期持平。全省大型水库蓄水53.77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多1成。淮河干流蓄水量3.09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少2成,淮北支流蓄水量4.94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少1成。
6月12日,省水利厅召开引江济淮工程调水会商会,确定于当日启动新一轮调水工作,计划向淮河流域调水约8000万立方米,向淮河以北调水约2000万立方米左右,全力应对当前旱情,强化民生保障。自5月1日以来,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向蚌埠闸以上调水8660万立方米,其中从菜子湖引水3653万立方米;通过淮水北调工程经五河泵站引调淮河干流水量1616万立方米,最大程度减轻了干旱影响和损失。
6月14日,省水利厅召开水旱灾害防御专题研讨会议。会议要求,要密切关注沿淮淮北地区旱情,加强水利工程蓄、引、提、调,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全力保障夏种用水;同时强调,我省即将进入梅雨期,务必迅速进入实战状态,加强预防预备,保持警惕警戒,全力以赴打好度汛攻坚战。
夏种全面展开
力争大豆在6月25日前种完
目前,我省夏种情况如何?6月16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期,皖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土壤墒情不足,给夏播面积落实造成了一定困难。截至6月15日16时,全省已累计开展造墒播种、保苗面积约2100万亩次,缺墒面积约1110万亩;完成夏播粮食面积4349.6万亩、进度70.7%。
今年我省夏播的粮食作物意向面积在6145万亩以上。针对目前大豆玉米主产区气温较往年偏高、降水较往年偏少、墒情不足扥情况,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了《应对干旱大豆玉米播种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及时抢墒播种,土壤墒情适宜的要抢墒播种,墒情差的要及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补墒,有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建议播后“滴水出苗”,力争玉米在6月15日前、大豆在6月25日前完成播种。
为提高播种质量,省农业农村厅还建议播种前采用种衣剂拌种,提高大豆玉米出苗和保苗率。播前麦秸较多的田块,秸秆要打捆离田或者灭茬,减少播种时机器堵塞,预防缺苗断垄。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的田块尽快进行移苗补栽,确保苗全、苗匀。一般地块大豆亩保苗1.2万株至1.5万株,玉米亩保苗0.45万株至0.5万株,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地块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