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以贴近基层、突出特色、示范引领为抓手,充分挖掘本地资源、高质量打造集教育、学习、体验、展示为一体的乡村干部教育实训基地,为全面提升广大党员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提供了坚强阵地保障。
阵地建设再提升,让培训基础更优化
2023年,杜村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通过乡村重点工作观摩评比、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等途径,有序推进现场教学点的开发建设,先后围绕“农村基层党建、村干部队伍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优化基层治理”四个模块,打造9个教学点位,并持续开展指导,确保教学点位有亮点可看,有经验分享。同时以红光村为干训基地主训场地,投入200余万元升级改建理论教室,配备符合专业授课要求的高清电子大屏、音响等设备。并结合党群屋场夜话,广泛收集打造意见,指导红光村利用现有场地资源,高标准打造集“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特色主题教育现场观摩点——“农村党建馆”。截至目前,一个主训场地、四个实训模块、九个教学点位的杜村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基地建成后,各教学点相继接待省市县参观团队100余批次,5000余人次。干训基地承接市县乡各类交流观摩培训活动10余场,参与人员达1000余人次。
资源禀赋再挖掘,让培训载体更活跃
为丰富实训内容,杜村乡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提升思路,先后安排人员到常山县达塘村教育实训基地、东至县漕东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在讲解人员队伍培育、干训基地软件资料上进行优化提升。同时加强与专业学者、业务部门、各领域人才的主动对接,将他们充实到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师资名录中,并根据培训需要及时联系进行教学指导。截至目前已在各教学点培育讲解员1名,在红光村农村党建馆建立讲解队伍1支。举办后备干部、青年干部、村两委干部座谈会,广泛收集乡村两级干部对于能力提升方面的意见建议,结合我乡现有资源,组织专人编撰教材4本,涉及公务常识及接待礼仪、集体经济发展案例汇编、基层治理案例汇编、杜村乡历史文化等内容。积极挖掘杜村乡深厚文化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干部教育新阵地。让参训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悟。2024年新开发五阳村辉馆中心村现场教学点1处,教学内容包括人居环境整治、村干部队伍、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等内容。正在完善党群驿站内部陈设。
教学实践再融合,让学用转化更有效
杜村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注重教育成效,强化实践锻炼,将实训内容融入乡村组户,把学习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以“接地气”的课程安排,增强干事创业本领。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需求,杜村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以互动教学、体验教学为基本方式,结合产业发展现况、乡村振兴实际,适时编排“同吃同劳动同学习”的三同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让学员进村入户给群众讲政策、讲理论、讲发展,引导群众诚实守信、向善向好,同时也让学员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促进困难问题解决、促进内生动力增强、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同时,将杜村乡具有特色的产业项目,如长垅村黄精原种育苗项目、河东村黑糯玉米产销一体化项目、红光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西河村研学基地项目等进行整合,串联形成教学实践现场线路3条。通过把产业发展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定期邀请农技专家、种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既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可看性、操作性”,又为农企、农户搭建展示、交流、推介的综合平台,实现集体经济的“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截至5月份,杜村乡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38.24万元。(吴津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