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以“多元共治”为连心桥,合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了“信访”矛盾纠纷问题的解决。
搭平台,凝聚多元解纷“和力量”。以“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为基础,依托司法所、依靠社区干部、网格员、调解员、“四员一律”等人员,全面排查各类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影响街域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人群,1至5月共计排查走访200多户,化解矛盾93起。畅通两个渠道,一是司法调解渠道,发挥人民调解员主力军作用,促成警民联调员、法律顾问及公益律师坐班轮值;二是群防共治渠道,建成“培红、志愿周三”等志愿服务队伍,凝聚社区、小区志愿服务共治协作合力,把小区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队伍,培育担当实干“和事佬”。聚力四支队伍,一是社区“两委”队伍,明确社区党总支书记为排查化解“家门口”信访矛盾纠纷的“直接责任人”, 对辖区产生的信访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疏导调解;二是街道队伍,由街道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信访矛盾纠纷;三是志愿者队伍,拓宽了志愿者服务社会的途径。吸收志愿者、“五老”、“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四是“四员一律”队伍,邀请“四员一律”等专业人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发挥法治导航作用。
延触角,织密前端治理“和网络”。完善三个环节,在信访接办环节,落实街道领导轮流接访制,及时梳理汇总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主动伸手“握访”,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在信访研办环节,对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判,形成解决方案;在信访交办环节,将矛盾纠纷分流移交至相关社区及部门限时解决,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明确四个必访,重点人员必访。
同时对辖区内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易肇事肇祸重症精神障等群体,严格按照四定四包工作责任制,落实稳管控措施;对辖区内邪教等特殊人群,逐一建立档案,跟踪帮教。实时掌握重点人群思想情况和动向,提前介入,坚决杜绝因初信初访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缓解化解矛盾;投诉事件必访。接到信访投诉后,社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面与投诉人员了解情况、化解矛盾;矛盾纠纷必访。社区吸纳威信较高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矛盾调解队,密切注意辖区动态和热点问题,实时跟进处理,推动限时化解;网格居民不定期访。推行红色小管家、志愿者、网格员“多网合一”“一员多能”的管理方式,不定期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婚姻、邻里关系、民事纠纷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将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陈明 卞士道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