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西园司法所以“四个聚力”为主线,持续在化解信访矛盾、反映信访诉求、维护权益保障、提供精细服务等方面发力,合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信访模式。
聚力“党建引领” 畅通信访说事渠道,让说事有力度
抓党建、强引领。面对基层复杂性、多发性、群体化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构建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成立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矛盾纠纷化解小组。不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抓早抓小,源头管控。
依需求,建网格。根据社区、物业小区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等情况,划分60个网格,配备网格员70名,合力构建“社区党委+党小组+网格员”矛调组织,实现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全过程。
聚力“信访议事厅” 确保信访说事成效,让服务有温度
开放“说事”。多方发挥社会力量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观能动性,探索组建社区信访矛盾纠纷“议事厅”,按照“组织确定+志愿服务”原则,推选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威望高、组织能力强的社区干部担任议事长,负责主持“信访议事会”,同时,依托群众信得过、有威望的党员、社区“五老”、离职社区两委干部等志愿力量组建信访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队。服务队成员定期将收集的需要调解的信访矛盾纠纷提交社区“两委”整理后,根据反映事件的轻重缓急分类确定“议事会”议题。科学“分事”。对信访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够现场答复的,立即予以答复;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社区“两委”班子明确责任人,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组织人力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专人限期办理或提交街道,由领导小组牵头,根据所办事项、行业主管分流至相关责任部门办理。
聚力“三个平台”拓宽信访服务维度,让覆盖有广度
建立“说事+乡贤队伍平台”。社区成立由“两委”主要负责人牵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职老干部等组建的乡贤队伍,充分释放“五老乡贤”“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群体能量,采取适人适事调解法,及时处理解决邻里纠纷和邻里矛盾。大到社区大事,小到家庭琐事,“信访议事厅”实现了全覆盖,小区治理问题、邻里家庭纠纷等,通过一场场“民主说事会”,群众之间达成共识,消除隔阂。建立“说事+社区网格”。发挥网格“多员合一、一员多用”优势,借力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等参与前期信息收集、矛盾化解、问题解决,构筑治安防控网络,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立“说事+四员一律”。借助“四员一律”专业力量,发挥社区调解组织作用,组建以“四员一律”为成员的社区法治调解组织,提供法律服务,参与“说事会”全过程,实现化解矛盾纠纷全覆盖。
聚力“四治融合” 厚植说事路径,让说事有厚度
以“四治融合”为指引,探索出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四治融合”的信访矛盾调解机制。政治引领即加强党组织对“信访议事厅”的全面领导,筑牢社会治理红色堡垒;自治强基即推行“社会组织+调解员”模式,实行“排查+化解”方法,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将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法治保障即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培育法律明白人等方式,引导辖区居民树立法律思维意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德治教化即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栏等平台,采用宣传折页、居民面对面等方式,宣传“蜀山好人”“道德模范”等文明乡风内容,教化育人。(陈明 卞士道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