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镜湖区荆山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民声”诉求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优化物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小区环境和居民满意度。
以小见大,聚焦民生关切“痛难点”
荆山街道位于镜湖区城乡接合部,服务对象多、物业纠纷多,基层治理难题交织并存,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面临较大困扰和挑战。2023年10月31日,海南渡社区凯旋尚品和阳光花寓安置小区物业公司突然离场,小区物业管理顿时陷入“空档期”,居民投诉此起彼伏,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摆上了街道、社区的重要议事日程。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一方面千方百计寻找“得力”的物业公司,一方面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深入居民家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居民需求,征求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意见建议,为解决小区问题提供更直接的渠道。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共同查找问题根源,一致认为物业管理中“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是关键所在,围绕这个关键,社区开始制定整改清单,决定从改善物业管理着手,消除问题“盲点”、打通管理“堵点”、提升服务“亮点”。次月,社区党委引入了安徽愉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双方聚焦楼道灯维修、积水点治理、绿化补种、监控设备维修增设、停车位规划、屋顶天沟清理、休闲桌椅增设等一件件小事,迅速开展工作,该公司投入资金近37万元,于35个工作日内完成小区2.3万方绿化草坪的补种,维修并新增36个监控点位,实现小区安全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完成地库240个、地面340个车位的合理规划及改造,进一步提高小区车位的利用率及美观度;更换清理62根屋面天沟雨水管,切实解决居民多年来房屋雨季堵塞、积水问题,这一件件实事,让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变化,街道和社区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点赞。
由表及里,搭建民声呼应“连心桥”
海南渡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给街道党工委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赢得了信心。2024年初,街道指导海南渡社区党委探索建立社区党委、党员代表、居民志愿者、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五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每月末以“板凳会”的形式就物业管理服务问题开展一次深入交流讨论,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的大小事,开展有事大家说、过程大家议、事情大家办、好坏大家评,实现了民事民议、民题民解。街道党工委深知,居民的“急难愁盼”,除了民主讨论、有序协商,还需各方力量对协商成果落实共同监督,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委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做到及时更新、形式多样,建好群众监督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在社区前台设立志愿者接待岗、在小区广设意见箱、绑定物业无忧小程序等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保证协商成果落地落实。
由点及面,书写利民惠民“新答卷”
为努力解决居民长年累月的心头事,街道党工委将志愿服务理念积极融入物业管理,由点带面开展全区域摸排。指导社区入户走访、小区巡访,汇总收集居民最关心的话题,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的更多需求,不断叠加邻里守望、敬老爱老、纠纷调解等暖心服务。2024年4月,社区成功组织选聘凯旋尚品和阳光花寓小区业委会,业委会成立后,就“是否继续选聘物业、停车收费管理、紧急维修预案”三项议题召开业主大会,并顺利通过了三项议题。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也由原物业公司的7%提高到50%,预计年底达到80%。同时一举结束了小区建成以来无停车收费的历史,解决了业主回家到处寻找车位的难题。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解决了物业管理的难题,减少了投诉,更拉近了社区党委与党员、居民的距离,形成了小区自治的良性循环。
荆山街道依托物业“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到社区治理中,积极履职、服务群众,让居民“烦心事”和“揪心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生动描绘出一幅亮丽的“荆色阳光”暖心画卷。(付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