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义合村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提前谋划、有序推进、狠抓落实,不断规范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加强源头储备,坚持优中选优。精心统筹谋划,保证每2年至少吸收1名预备党员。坚持择优发展,摸排村内的有志青年、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情况,建立一份全村优秀人才台账,党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仔细了解个人成长履历、家庭情况、入党动机等,开展有意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培养。遵循“区级统筹、党工委指导、支部发展、党员带动”原则,杜绝“带病入党”、近亲入党。今年以来,入党申请14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开展联合审查1次,确立入党积极分子3名。
加强审查把关,规范程序流程。注重审查环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党员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素质上的全面性,对不合格者“一票否决”,明确追究“谁发展谁负责”的责任。开展政治审查。采取同本人谈话、查阅档案资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全面掌握发展对象在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以及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发展对象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发展对象的一贯表现,牢牢把握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建立发展台账。从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建立一套明细台账,明确各阶段程序、会议流程、公示等关键环节,确保发展规范有序、合理合规。
加强培养教育,促进作用发挥。定期开展村级党务人员专题培训,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档案管理、民主评议、信息采集等工作,确保党员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日常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采取春训班、现场参观等形式,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参观渡江第一船纪念馆、芜湖市党的组织生活教育馆等现场教学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的深刻理解,引导他们实际体验党内生活、接受党内生活锻炼,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秸秆禁烧、防汛抗旱等工作,培养严格的组织观念。今年以来,开展农村党员春训班1次,远教电教集中学习10次,培训对象70余人,组织实践活动5次。(马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