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青少年自身应急救护知识,增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5月19日,芜湖市大砻坊街道北门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少工委联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皖医二附院智慧教室开展“与爱‘童’行 护苗成长”青少年急救知识科普宣讲,来自北门口社区童趣社和融德儿童义工团25组家庭参与此次活动。来自皖医二附院慢病管理中心、儿科、急诊科的护士团队为青少年们带来了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AED使用等相关急救知识。
(图为儿科专科护士吕茂连老师向青少年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儿科专科护士吕茂连老师带来的急救知识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吕老师首先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场景,要求大家记住口诀“剪刀、石头、布”。讲解方式贴近实际需求、通俗易懂。同时还利用实操进行详解,针对成人和儿童不同的施救方法进行演示。
(图为急诊科专科护士王兵老师普及《淹溺的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
急诊科专科护士王兵老师通过PPT给青少年们做了《淹溺的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的宣讲,介绍了心搏骤停以秒计算的严重后果,心肺复苏术成功率与急救时间密切相关。普及了如何判断昏迷病人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的知识,强调抓住“黄金四分钟”的急救常识,并现场示范了正确标准的急救姿势和动作。王兵老师反复强调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至关重要。
急诊科护士周婷老师利用人体模型教具还现场进行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推广与急救实操培训,告诉大家AED在轻轨站、大型商场、医院等都配备有AED,心脏骤停抢救黄金时间为4分钟,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时,一分钟内使用AED进行救治,患者的存活率能高达90%。活动过程中邀请青少年上台进行模拟演练,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认真学习了每一个动作要领,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图为急诊科护士周婷老师利用人体模型教具进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实操)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了解掌握了海姆立克、心肺复苏、AED的基本急救知识,上了一堂“生命必修课”,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能为他人争取“黄金”急救时间。北门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宣传科普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群众了解并掌握急救技能,知道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为自己的生命保驾护航,营造“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