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练就文明实践“绣花功” 绘出和美乡村“幸福景”
来源: 何玉蓉 2024-05-17 10:46:15 责编: 聂梅

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聚焦群众需求,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充分发挥精神文明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作用,着眼于细微之处,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绣花功夫”,把一个个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志愿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处处皆沐文明风,满目都是幸福景。

1111

图为村民板凳会

以文明实践赋能,穿起精细治理“千条线”。保定街道把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以文明实践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自治”点燃群众热情,激发基层民主活力。以村民板凳会、三方议事会等为契机,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并在统筹规划、政策实施、组织保障等方面听取村民意见,让基层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普遍提高。以“法治”提升群众意识,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的惠民新举措,成立基层法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加强法治文化宣传,组织开展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全面贯彻落实村法律顾问制度,设置百姓评理说事点,共化解矛盾纠纷百余场。以“德治”温养群众心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移风易俗、文化活动,让文明春风吹入千家万户。

2222

图为开展爱心义诊活动

以文明创建惠民,织牢为民服务“一张网”。以文明创建“穿针引线”,下足“米粒雕花”功夫,围绕群众“医、食、住、行”,“织”出群众满满安全感、幸福感。聚焦民之“医”,针对农村地区群众健康知识缺乏、卫生意识薄弱等情况,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爱心义诊、送医下乡等活动。抓牢民之“食”,大力宣传文明餐桌,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组织志愿者开展餐饮卫生检查,守护群众“舌尖安全”。立足民之“住”,为满足群众“安居”需求,组织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燃气安全检查、防溺水巡查、夜间巡逻等,给群众满满的安全感。农村改厕、黑臭水体治理、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惠民实事有序开展,常态化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村容村貌“大变样”,群众的居住舒适感和生活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关注民之“行”,开展文明交通“五进”行动,扩大交通安全宣传面,重大节假日组织志愿者上路进行文明劝导,中、高考组织爱心送考,开学季设置“护学岗”。一次次专项治理行动,一场场暖心活动开展,每一处设施的完善,每一点服务的改进,都让民心连得更加紧密。

3333

图为“文明集市”现场

以创新机制添彩,打造精神文明“新品牌”。阵地一体化,保定街道深度整合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站“渡江第一船”纪念馆等阵地资源,提高阵地资源综合使用效益,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品牌特色化,按照“一站一品牌,品牌有特色”工作思路,结合各村居特色,孵化出“同心家园”“红帆船”“红乡亲邻”“爱满渡”“四叶草”等文明实践品牌。模式多元化,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保定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积分超市”,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兑换爱心积分,积分可兑换各类生活物品。有效提升群众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推行“点单制”服务,群众点单、按需制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有效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建立结对共建机制,组织辖区企业等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实践站,引导各方力量主动下沉至基层一线。打造接地气的“赶集式”文明实践活动,利用各类假日节点,不断把“理论集”“政策集”“文化集”“科普集”“法律集”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路径。(何玉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