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五月,走在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的田野上,空气里满是迷人的龙虾味道。
今年红叶村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5500亩,总产量预计超120万斤,占东至县小龙虾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该村普遍采用“稻虾共作”模式,为赶种一季水稻,近期当地小龙虾迎来集中开捕上市,导致价格跳水。
记者在红叶村走访获悉,今年的集中供应期,小龙虾价格较去年下降了20%-30%。有养殖户称,平均价格只有9至10元每斤,往年收购价都是13至15元每斤。在东流镇和红叶村的小龙虾交易市场,记者了解到,目前外销行情仍然火热。芜湖市来村收购小龙虾的批发商范老板说,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多,主要是外地订单,“许多老客户点名要红叶本地的小龙虾。”
红叶村的小龙虾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靠近长江、滨临尧渡河的水质和环境良好。整齐划一的平坦田畴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龙虾养殖基地。该村在2019年第18届中国合肥龙虾节上,被中国渔业协会淡水龙虾分会授予了“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称号。
记者了解到,红叶村的“稻虾共作”模式,一般是先养虾,等虾成熟上市后,就开始栽插水稻。相比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稻虾共作”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成规模的养殖户几乎全都采用这一模式。
不过,“稻虾共养”模式之下,由于赶种水稻,小龙虾的密集开捕和集中上市,往往引发市场价格大幅回落,成为当地养殖户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5月12日上午,在红叶村安徽舜风农业发展公司一处小龙虾养殖基地,公司负责人郑小毛告诉记者,因为马上要种水稻了,所以这两天开足马力捕捞小龙虾。用不了几天,这些稻虾田里的小龙虾就会被捕捞一空。对于价格的下降,他表示,普遍下降是常态,基本每年都会在集中开捕时出现价格大幅下降。
据郑小毛介绍,自己以及所熟悉的同行今年的产量都有提升,他昨天一早捕获3000多斤大虾,收入5万余元,价格跌幅却较往年扩大。
“这和集中捕捞有一定关系,以往也是这样,只是今年价格跌得更多。”在被问及对价格走势的看法时,郑小毛认为:“主要是消费不行,虾贩子要是在市场上卖得好,来得频率也会高,他们也不想压价。”
虽然价格确实低了,但忙碌的养殖户们却并没有太多怨言,养殖户王四全对记者说:“马上水一抽干,就得种稻,如果不捕捞,等水干了虾也全死了。现在价格再低也得卖,反正收入总体比以前要好。”
“今年的收购价的确是便宜了,我这边收来的4-6钱规格的,每斤在10块钱左右,7-9钱的每斤在15块钱左右,均比往年低了三四块钱。”对于虾价变化的原因,与养殖户感受不同,村里小龙虾交易市场的范老板认为是产能提升了,“是因为养得多,今年的量大,价格自然就便宜。”
出货方面,范老板表示,相比去年,下游订单是增长的。“今年外地的订单比较多,不少老客户点名要红叶村本地的虾。”再看物流,在交易中心内,一位货车司机告诉记者:“物流这块,比去年情况好很多,今年高速公路没有限制了,送货也方便。”
“营商环境的大提升,使物流更加畅通。还有2023年6月成功举办的‘红叶村龙虾节’,使我村的小龙虾声名远播。”红叶村党总支书记王正华说。
据了解,去年红叶村的龙虾节活动,内容颇为丰富。自6月12日起,陆续举办群众文化演出、专业团队文艺晚会、龙虾展销、万人品龙虾钓龙虾等活动,众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王正华表示,今年红叶村计划继续举办龙虾节活动。“要借力龙虾节的品牌和流量效应,来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并以此为契机,让客商更好地认识红叶、了解红叶、投资红叶。我们会以优质贴心的服务、热情好客的真诚,喜迎广大游客来红叶村,看美丽乡村、品龙虾盛宴。”(通讯员 汪国彪 金学军 记者 冯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