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市天门山街道香格里拉社区辖区,有一位普通的老党员,自退休以后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众多居民,他就是我们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余跃进。
余跃进,男,中共党员,自1980年11月退役后,分配到芜湖市燃料公司。工作期间积极努力、任劳任怨,并屡建殊功。于1996年因成功破获煤票盗窃案被公安部颁发三等功。1998年也因单位内部盗窃案的破获,被市公安局嘉奖。他拥有安徽省行政执法资格,于2012年被授予新芜区、镜湖区人民法院陪审员;在2020年,被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人民陪审员;2021年被评为镜湖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4月份被评为镜湖区文明志愿者;2023年荣获芜湖市优秀退役军人的称号……余跃进退休不退志,退役不褪色,身为一名老党员自从2018年加入香格里拉社区志愿服务队后,始终以党员初心、军人本色,以身作则推动社区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主动履职,积极普法,构建“法治”社区
作为一名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余跃进深知让群众勤学法、真懂法、会用法对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将普法工作作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板块,经常性协助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做好张贴宣传栏海报、悬挂普法横幅、派发学法资料的基础上,还主动联系社区其他党员同志共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邪教、扫黑除恶等主题的法律法规宣传。
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普法节点,余跃进多次主动联合社区法律顾问一同开展主题法治宣传讲座,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法律知识,并为他们详细讲解 “网络谣言”“境外诈骗”等贴近日常的法治典型案例,多年来共计参加了19场次打击传销、反养老诈骗、反电信诈骗等广场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守住“钱袋子”“养老钱”尽心尽力,推动社区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区环境平安和谐稳定。
凝聚合力,用心帮教,创建“无毒”社区
作为社区矫正帮教人员,余跃进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帮教管理工作,时刻关注戒毒人员的日常所需,认真思考帮助戒毒人员康复的有效措施,尽己所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张某是香格里拉社区的一名社戒社康人员,年近六旬的他与10岁的女儿相依为命,收入微薄。余跃进联合社区、司法所对张某积极开展帮扶,关注其日常生活,定期上门走访,向他们普及最新的政策法规并送上关爱物资。为给张某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余跃进还帮助他们申请了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尽心尽力帮助涉毒家庭早日回归正轨。近5年以来,余跃进用心服务在册吸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社会面吸毒人员共计56人,成功解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20余人。
冲锋一线,关爱群众,守护“平安”社区
余跃进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作为“法律明白人”依法履职、志愿服务的重要方面。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当起了小区“守护人”,并带头在群众当中开展依法防控宣传,积极配合社区有序开展入户排查、登记建档、推进复工复产、动员全民疫苗接种等工作。从一开始的小区业主不配合,到互相理解,到小区业主积极参加抗疫的参与,都有余跃进忙碌的身影。他还个人自掏腰包捐赠了1000元人民币购买抗击疫情物品,为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年的梅雨季节、防汛天气来临之际,余跃进总是不忘辖区内的特殊人群,除了加入社区群防群治巡查队开展防汛检查工作,还走访看望独居老人、困难党员、低保户等困难群众,为孤寡老人提供精神支持,并解决实际生活困惑,必要时为他们发放物资,协助居民转移避险,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一件件看得见的好事、摸得着的实事,余跃进靠的是军人的意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孺子牛”。
一直以来,余跃进始终秉承着为民众服务的信念,处处从群众利益着想,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以军人的本色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以“法律明白人”的身份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居民群众。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一位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和法律工作人员,余跃进一直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栽种“法治之树”,以一己之力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安宁,他的付出得到了辖区居民的点赞,也丰富充盈了自己。(董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