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桑营镇
桑营镇:乡村文艺展演 内容多彩形式新
来源:高士彬 2024-05-10 16:00:44 责编:解丹丹 胡明兵 谷京荣

5月9日,太和县桑营镇闫营村文化礼堂热闹非凡,一片欢声笑语,一场“拥抱幸福点赞美好”主题文艺演出正在上演,为广大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村民们三五成群前往观看。

这是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是太和县开展乡村文化协作的生动实践,镇镇互帮,村村互助,积极为演出助力添彩,为村民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戏曲、大鼓书、琴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演出在舞蹈《好运来》中拉开序幕,美轮美奂的舞蹈惊艳全场。快板《新时代新精神》、豫剧《花木兰》、坠子《美丽乡村我的家》等10多个节目轮番登场。二郎镇综合文化站表演的琴书《养老助餐真是好》,让整个礼堂沸腾起来,欢呼雀跃,连连叫好,“好长时间没听过大鼓书了,字正腔圆,不仅唱得好,唱词还接地气,特别是说唱党的二十大精神,受教育,提精神。”桑营镇闫营村村民说到。

“以前我们单打独斗开展活动,单调不新颖,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现在好了,有了乡村文化协作,我们乡镇和乡镇,乡镇和村,村与村联合办活动,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口味,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谈到乡村文化协作带来的活动变化,二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王庆阳高兴地说。

2020年,太和县大力推行乡镇文化协作区制度,把地域相邻五六个乡镇编成5个文化协作区,全县32个乡镇分成东西南北中文化协作区,形成了以弱带强、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格局,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2023年,在文化协作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运行,把文化协作区的做法推行到乡镇、村居,打破了区域界限和单打独斗的局面,如今,乡村文化协作激起一池春水,打开了乡村文化协作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天地。

每个乡镇、村的文化特色不一,开展文化协作,有效地解决了节目单一、“老俗套”的问题,演员们在一起相互学习沟通,既增加了感情,又为文化活动注入了活力,桑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深有感触。

前不久,在乡村文化协作组织的帮助下,桑营镇三店村成功举办了一场乡村“四季村晚”,该镇闫营村舞蹈队带来的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优美娴熟的动作,赢得了全场喝彩。“我们村与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只要一有活动,我们都会密切协作,努力把活动办得更接地气,更适合群众口味。”闫营村舞蹈队队长李慧说。

太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曹冬青表示,接下来,通过乡村文化协作,让各个乡镇各个村文化活动热闹起来,用更多更好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滋养村民,用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高士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