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不仅是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三里庵街道在做好经普工作的同时,有重点地收集相关商业综合体及商务楼宇信息,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三里庵商圈提档升级。
楼宇闲置“活起来”
“‘全域科创’是我们三里庵街道一直努力想积极融入的,我们辖区内部分商务楼宇有零星空置资源,只有打通房产公司与创业孵化公司的通道,才能够促成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据三里庵街道营商服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借助“五经普”,街道全面建成商务楼宇企业信息台账,掌握辖区内所有楼宇闲置资源的一手信息,以此为基础,积极走访协调,引导房地产公司回馈社会,把部分空置场地打造成创业孵化基地。
安徽森正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之心城B座写字楼24层,2023年,森正瑞拿出三分之一面积作为创业孵化场地,并派专人运营管理,一家新的创业孵化基地应运而生。同年,之心城B座写字楼获批2023年度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今年,我们计划拿出约500㎡的闲置面积,以供打造众创空间,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场所,为他们事业腾飞插上翅膀,预计今年下半年建设完成。”森正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商业综合体“热起来”
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商场需要“热起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帮助辖区商业综合体长足发展,街道通过“五经普”数据分析比对,对国购广场和之心城分别作出综合性分析,梳理出各类重点企业,提出《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度共同目标清单》,并提供可行性发展意见。
“服务好商业综合体,为他们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他们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是帮助三里庵商圈提档升级,”三里庵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与商场建立了合作共赢模式,形成‘一致行动人’,通过‘经普’工作,及时掌握基础数据,对比分析后,共享给商场”。
与此同时,街道积极向上对接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商务局、区发改委等,引入专业力量,帮助企业拉长板、补短板,擦亮品牌,提升商业综合体市场竞争能力。
据蜀山区商业综合体摸排显示,2023年,安徽首店企业共计71家,其中之心城就有11家,占全区总数的15.5%。国购广场成功引进盒马鲜生等商家,实现了腾笼换鸟,迎来了经济新增长。
中小企业“动起来”
安徽天方工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的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企业,在街道的帮扶下,该企业于2023年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3年经济效益连续递增,并积极申报了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下一步有望扶持发展入库规上服务业,并引导培育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发展中小企业,让“小巨人”发挥“大能量”,最终才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结合“五经普”工作,街道深入辖区中小企业,了解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年发展目标等,针对企业特点,宣传适合的扶持政策,切实帮助辖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康屿川 夏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