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油菜花竞相开放、小麦陆续拔节抽穗、温室大棚瓜果竞相开花结果,凤阳县黄湾乡组织“田保姆”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动员农户及时开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
4月24日,在黄湾乡黄湾社区小麦种植区,放眼望去,小麦拔节抽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苗散发出阵阵清香。田间,一架黑灰相间的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向麦田深处飞去,均匀洒下片片药雾。十分钟后,植保无人机回到起飞点更换电池、补充药剂,再次升空飞向麦田。“目前小麦长势很好,趁着天气好,抓紧时间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2023年,我种植粮食收益很是不错。现在多花些精力,夏粮丰收更有保障。”种粮大户赵广伟说。
赵广伟在黄湾社区承包了1000余亩土地,2024年为了增加小麦田间管理科技含量,他在农技员的建议下使用了无人机来作业。植保无人机飞防效率高,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400亩左右的防治任务,相当于人工防治的15倍,作业质量有保障。
在黄湾乡,牛王村种粮大户圣冬所、蒋集村黄可可、梨园村莫广程……他们在“田保姆”的指导下,同样忙着田间管理。“当前主要就是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一次预防,5-7天再次预防;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遇雨应及时补治。”黄湾乡农技站站长赵之矿说。
春管不等人,农时贵如金。为确保夏粮增产丰收,黄湾乡成立以“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村(社区)负责人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组织植保、土肥、农技等方面的农业技术人员担任“田保姆”。“田保姆”对麦田进行土壤墒情、苗情和病虫害监测,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苗情、墒情,分别制定农技服务具体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目前,已举办现场教学5场次,培训基层干部农机手61人次,接受农户咨询700余人次。2024年,黄湾乡小麦种植面积约3.7万亩,苗情整体较好,夏粮丰收在望。
在大新村大棚种植区,种植户赵玉壮和家人正忙着给西瓜授粉。“我承包了60个瓜棚,占地70亩左右,品种主要是‘美都’系列。这类西瓜外形美观、口味甘爽,糖度高达14%,亩产量可达7000~9000斤,比较好卖。为了保证西瓜稳产丰产,农技员手把手教授我们人工授粉、疏果等技术要领,丰收多了一份保障。”赵玉壮说。
春季尽管农户忙碌,但也为村民、合作社提供了增收机会。“近期我们接到农户防治赤霉病的订单多了起来,目前无人机飞防每亩收取4.8元服务费,我们几台机器一天可以飞防800亩左右,收入还不错。”合作社飞手黄仕荣说。
近年来,黄湾乡充分发挥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发展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通过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豆类、蔬菜瓜果、花生种植、芡实等特色农业,带动群众增产丰收。2023年,共发放涉农资金1985.89万元,有力地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在做好‘田保姆’实施农业技术指导的同时,我们将组织农技、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辖区农资销售点的监督检查,确保假劣农资不下田。”黄湾乡农业分管负责人说。(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