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文明创建
东至兜牢民生救助保障底线
来源:张志华 冯长福 2024-04-24 14:47:34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夏朝阳

C:\Users\123\Desktop\IMG_20240409_091248.jpg

       近年来,东至县通过低保扩围增效、老年福利项目实施、儿童救助保护等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民生救助工作,提升民生福祉。2024年,村(社)“救急难”互助社登记运行,被列为我省50件民生实事之一。东至县民政局不等不靠、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采取慈善+村(社)“救急难”互助社模式,兜牢民生救助保障底线。

高位谋划,凝聚合力。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筹资渠道,搭建村(社)“救急难”互助社筹资平台,指导村(社)通过登记或备案成立互助社组织,形成慈善和救急难组织与政策救助相互衔接、有效补充的救助格局”是县民政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年初,该局针对此项工作进行谋划,确定由社会救助中心牵头,慈善总会、社会组织管理局配合,成立工作业务指导组。

精心部署,强化指导。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部署安排。要求各乡镇要认识到慈善+“救急难”互助社就是赋能村(社),能够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县民政局指导组深入15个乡镇召开动员会,会议就村(社)“救急难”互助社资金筹集和“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实施意义、途径、方法等进行具体部署和培训。截至目前,共召开动员及培训会30场,培训业务人员310人次。

C:\Users\123\Desktop\IMG_20240319_143240.jpg

合理实施,有效衔接。“救急难”互助社和“幸福家园”项目主要是依靠社会力量筹集资金,是对政府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的补充救助,是对不符合政策救助但因大病、意外等因素造成临时困境的应急救助。通过“幸福家园”项目帮助村(社)“救急难”互助社筹集善款,既发挥了村(社)“救急难”互助社的作用,又切实保障了慈善资金阳光操作。截至4月22日,东至县通过“幸福家园”公益网络平台发布“救急难”互助社资金筹集项目218个,筹集善款共计156万元。

加强监管,建立机制。“救急难”互助社和慈善资金的规范运行,是群众尤为关切的问题。东至县民政局拟出台“救急难”互助社管理、救助的指导意见及相关制度,要求各乡镇政府在充分发挥村(社)“救急难”互助社积极性、主动性的情况下,激发村(社)“救急难”组织探索通过慈善渠道筹集善款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推动建立“救急难”互助社组织良性发展、规范运作的运行机制。(通讯员  张志华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