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阳县枣巷镇花园湖村渔民上岸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板凳宣讲”活动正在开讲。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一个个小板凳,镇村干部、村民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围坐在一起,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移风易俗理念变得通俗易懂,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村民。
“我儿子结婚就在新风堂办的,环境真的不错,还提供‘一条龙’服务,婚礼场地免费不说,里面的‘和美套餐’又经济实惠,一场婚礼下来,省钱又省心。”枣巷镇花园湖村移风易俗“板凳会”宣讲活动中,村民们提起新风堂和婚事简办的好处时,赞不绝口。
乡村振兴,文明先行。近年来,枣巷镇坚持“内外兼修”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聚焦红白事管理、村风民风改进等问题,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宣传新手段、新路径,因地制宜创新“板凳议事”“田间议事”“广场议事”等形式,打造群众庭院里的议事点,让移风易俗宣传入脑入心,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随礼不超200,支持遏制高价彩礼,红事设宴不超10桌……”移风易俗“板凳会”宣讲活动上,村民们围绕着村规民约修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表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村里修订村规民约后,酒席餐标和随礼金额都有了标准,如果超标,理事会的人员还会进行劝导,确保移风易俗落地见效。”该镇宣传委员表示。各村建立积分兑换机制,把红白事简办,孝亲敬老、好人好事和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促文明,进而成风化俗。同时吸纳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的老党员和新乡贤等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真正让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平时多在外地打工,偶尔回来一趟的花园湖村民周正正感触颇深,“现在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样子,‘板凳会’真管用。”说这话时还不忘朝志愿者竖大拇指点赞。
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中不添堵。“板凳会”时间灵活,场地不限,农家小院、桥头村口、田间地头等“小场所”,只要群众需要,板凳一摆,大家面对面敞开说事、商量办事、大胆评事议事。今年以来,该镇先后开展“小板凳议事会”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2场次,参与群众700多人次,先后劝导红白事简办10场次,节约经费约5万元。
下一步,枣巷镇将抓好示范、总结经验、培育典型,进一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板凳会”的形式,听民声、访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焦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