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花打药,要选用丙硫菌唑等新型特效农药,兑足水量,在风力3级以下采用无人机飞防,盛花期再防治一次,做到 ‘一喷三防’。”在谷雨前夕,岗集镇青峰岭村的麦田旁边,植保无人机“呼”地腾空而起,平稳奔向麦田,将农业智慧化进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瞻部署谋“先机”。为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窗口期”,落实“一控两保”防控策略,在岗集镇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部署会后,青峰岭村综合分析辖区麦苗长势以及发病趋势,会同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研判具体形势,制定“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的工作方法,为接下来的精准防控打好基础。
飞防群治解“愁机”。目前,正值小麦陆续抽穗扬花时期,不少农民群众正发愁如何防治,按照岗集镇工作部署,青峰岭村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无人机“飞防”工作。作业现场,农技专家落实“一喷三防”机制,检查药品使用与机器设备,指挥无人机驾驶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配药、起飞、喷药等程序;另一方面,对于无人机较难作业的小型麦地,网格员负责发放免费药品,发动群众进行人工喷药工作,将群防群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更加全面。
剖析疑虑释“玄机”。防治现场,一些农民群众看着无人机飞来飞去,觉得很新鲜,纷纷前来围观。有人提出质疑,这“小玩意”飞得快、喷量小,怎么看都不如人工的喷洒效果。闻言,农机专家为其耐心讲解道:“别看它小,装的可不少,一次能装近40升药物,与传统的人工喷药方式相比,采用无人机喷洒,精准性高,喷洒均匀,速度也快,不仅省水省药,而且工作半个小时就相当于人工一天的效率,只要一天就能把全村麦田都打上药。”
此次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通过植保无人机飞防打药结合群众治理,不仅有效遏制了辖区小麦赤霉病的集中爆发,而且加深了农民群众对智慧农业的理解与认识,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