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历史年轮的斑驳石板路,古色古香的挑角楼宇,年代感十足的民国时期辅仁书院,花木扶疏伴着潺潺流水,挂满诗词的绿树错落有致,穿着汉服的少女穿梭在大街小巷,让人恍如穿越到过去的时光。飘香的美食、好玩的设施、华丽的灯火,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或当地或远来的客人。在临泉,昔日的老街如今成了人们的新宠。
“老街原名沈丘集,是临泉县城最早的发源地。这里曾经商贾云集、铺面林立、盛极一时。2019年通过升级改造,逐步恢复老街风貌,成为融时尚与传统于一体的文化街区。” 临泉县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小波介绍说。
老街因在泉河、流鞍河交汇处南岸,因此也叫顺河老街。周边毗邻魔幻之都、格林童话世界、古沈国历史文化园、白云寺等景区,城市西部、两河之滨、古街风貌、时尚元素成为老街典型的特征。
定位于街区文化,老街迎来了多种文化元素。民国时期的政府办公地被改造成集读书、阅览、休闲、茶座于一体的辅仁书院,闲暇时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沉醉于书香,也有三五好友捧一卷好书、品一壶香茗,度过难忘的时光。
“这里是最受欢迎的打卡地之一,”书院管理员张素勤说,“现在人们喜欢阅读,我们不断改进服务,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喜欢、适用的书籍,让阅读时光与为生活的日常。”
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老街风情,临泉县在设计之初就做足了文章。这里不仅有用老石板铺就的主街道,还有沿街流淌的活水,配植相应的水生植物,一季四季花香不断。此外,还修建了造型各异、功能齐全的亭阁,配以曲廊、座椅,供游人休闲之用。
“最吸引人的还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王小波说,“我们先后举办了国风潮、青春梦、汉服游、赏花季、夜色档等专题文化活动,让各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喜好。”
据了解,老街还吸引了不少非遗技艺加入,泥塑、陶艺、吹糖人紧紧吸引着小朋友们的目光。戏院里每晚人头攒动,梆剧、小品、器乐、摇滚以及各类节目轮番上阵,让游人大饱眼福耳福。到了周末,这里更是人山人海,肘阁抬阁、杂技、魔术、评书、快板等为不同人群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把人引来,把客留住,临泉县还引进了一批当地特色美食入驻,牛肉、猪蹄、板鸡、白梅豆、烤全羊、水晶羊蹄等引得八方来客品尝。
“开业以来,食客几乎天天爆满,”水晶羊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洪其说,“这里周末人最多,最多的一天招待了50多桌。”
风情好、设施优、氛围浓,再加上吃喝玩乐的满意度持续上升,休闲看老街、旅游到老街让这里成为人们的新风尚。据了解,2024年元旦开街以来,老街客流量累计超过200余万人。(赵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