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幻灯区域
春山里的“大忙人”
来源:何飞 余敏 2024-04-11 16:32:19 责编:许雅婷 许梦源 夏朝阳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古坊乡,春天,既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因此,在这大山里,忙碌的人可不在少数。

“村播达人”山村忙直播

“大家看到我现在冲泡的就是我们古坊今年的新茶,我们的茶园大都在海拔800米以上,茶叶的品质完全有保障,直播间的朋友们可以放心地拍。”4月7日上午,古坊乡返乡创业青年刘凤正在通过抖音平台与广大网友互动,介绍着古坊的野生葛根粉、生态大米、红心猕猴桃等农特产品。当然,这个季节,“站C位”的主角是茶叶。

“今年我从3月27日开始销售茶叶,到现在已经卖了400余斤。我们的团包山茶园马上也要开园,这个老茶园的茶叶还没上市就被很多老顾客提前预定了。”刚下播,刘凤就加入了称重、打包的工作中。

山村要发展,山货要出山。为了进一步扩大农特产品销路,古坊乡将目光放在当前火热的直播经济发展上。通过招才引智和不断挖掘培养本地网红,如今古坊乡已经有一批“村播达人”,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古坊的美景和美食特产,带活了山乡经济,帮助家乡农特产品打开了一条“云销路”。

“我们乡多个村曾先后获省级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村、省级农村电商服务示范点,返乡青年祝文赞曾获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去年,我们建成了数字直播小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直播达人来我们这里打卡,同时,我们今年计划启动‘新农人’培养计划,让直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古坊乡党委书记王松林介绍,该乡2023年通过线上推介销售农特产品销售额共计超过500余万元。

“新农人”尝鲜新品种

这些天,在古坊乡忙碌的不只是茶叶产业的从业人员,在猕猴桃基地,种植大户徐朝阳也挺忙的。

“现在主要是忙着清理杂草、施肥、栽苗等作业。”徐朝阳介绍,“今年,我们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引进早秋红、红宝石星、中猴2号等3个品种的红心猕猴桃,每个品种试种1亩,成功后我们会扩大规模。”

其实,不只是今年,自打2014年开始种植猕猴桃以来,徐朝阳几乎每年都会尝试新品种。在品种上求新的徐朝阳,在种植技术上同样求新,用他的话说就是“只要听到哪里的猕猴桃种得好,我就去哪里学”。

“另外,在乡党委政府的牵线下,我经常向省农科院、省农大的专家请教。”徐朝阳说,现在他的猕猴桃基地建设了物联网,能够时时监测湿度、光照等因素。“通过科学管理,猕猴桃产量日益提高,现在最高的亩产能够达到5000余斤了。”

据了解,该乡依托岳西县朝阳山家庭农场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积极探索“乡主导、村抱团、户参与”的发展思路,盘活农户房前屋后闲置空地资源,以“党建引领+村企合作+农户参与”的形式,做强红心猕猴桃产业。到2023年年底,该乡共计种植猕猴桃1000余亩。仅朝阳家庭农场2023年红心猕猴桃销售额便达3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50人就业,发放劳务工资40多万元。

“巧媳妇”“赶集人”各有“春忙”

除了依靠发展特色农业带动群众致富,一个个宜业工坊也成为古坊乡留守妇女增收的有效保障。

4月7日下午3时许,在该乡古坊村功名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50多名“巧媳妇”正忙着加工纺织用品。该公司负责人杨从深介绍,熟练工每月收入最高可达7000元,初学者每月也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

今春的古坊乡,较之往年还多了一群忙人——自去年8月20日以来,该乡组织商贩在每个农历初五在集镇上摆摊赶集,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露天超级市场”。

“第一次摆摊就惊到我了,街上人真多,比过年还热闹!”每个赶集日必到的商贩刘绍坤介绍,“最开始只有我们十余户商贩摆摊,随着赶大集的消息传开,周边乡镇的商贩也逐渐参与了进来,产品更加丰富了,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一天的销售额基本上都能在千元以上。”

除了组织赶集,近年来,古坊乡还创新举办“村BA”“村乒超”等特色活动,通过“烟火气”汇聚人气,打造“家门口就业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何飞 余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