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3月12日至4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在全省实施的“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千万工程、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活动,让惠企政策触达更多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春耕备耕是每年粮食生产的“首战”。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结合安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强化对金融支持春耕生产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监管引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春耕“主力军”,该局提前谋划对接方案,1月即牵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对接活动,发挥“信贷+保险+担保”组合优势,共享主体名单信息,充分运用信用建档评级结果,将融资需求精准推送至金融机构,确保不误农时。
截至2月末,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3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余额户数17.93万户,较年初增加2.04万户,信贷覆盖率持续提升。
同时,对标安徽千亿斤粮仓战略,紧抓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加强信贷保险支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管合一”保险试点,推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指导银行机构向种业企业提供单设规模、利率优惠、绿色通道等专属服务。截至2月末,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种业贷款均超百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1%、25%;“建管合一”保险为3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风险保障。
安徽还推进“农业保险+”专项行动计划,以农业保险为核心,实施“1+3+N”模式,指导保险与信贷、担保、基金紧密合作,多链协同服务春耕备耕。积极推进午季作物承保,做好不同粮油作物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及预案,重点加强“春旱”“倒春寒”等灾害天气防范,提高承保工作规范性和时效性。截至2月末,全省农险公司当年已为92.4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54亿元,支付赔款3.6亿元,受益农户10.7万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