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大通镇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全面摸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突出问题抓整改,有效建立健全各类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大通镇紧盯中央及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披露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从严从实抓整改,对标对表赶进度,常态长效促提升,做到标本兼治、见底清零,确保取得经得起检验、让群众满意的实效。各村(居)、社区和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发挥好环长制、河长制等作用,强化环保网格化管理,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机制。
做好引导工作,确保秸秆禁烧落到实处。秸秆禁烧工作是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大通镇扎实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加强沿新大道两旁秸秆禁烧管控,加大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力度,禁止露天焚烧各类垃圾、落叶等行为,并充分发挥“镇智慧微脑”探头早发现作用,及时处理违法焚烧行为。
突出环保巡查,加强辖区企业环保排查。镇环长办对重点涉及环保的企业进行定期多轮集中检查,重点推进“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每个流程,每个环节认真排查,切实摸排环保隐患,建立排查台账。各包保领导和镇经发办加强监督、全程跟踪、督办整改。
确保环境安全,增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切实加强领导,严密措施,防止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做到万无一失;同时加强对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的组织领导,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责任到人,避免发生环境突发事件。
保障江清岸绿,全力做好禁渔退捕工作。镇禁捕办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完善禁渔管控、打击非法捕捞、查处非法经营行为等长效管控机制,确保任务细化到社区、责任明确到岗到人、政策落实到户。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不捕、不卖、不买、不食”的广泛共识,确保长江禁捕退捕取得扎实成效。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环保监督机制。各村(居)、社区和各部门完善两级环境专项监督长和环境专项监督员制度体系,坚持环境监督“一盘棋”机制,环长制与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形成联动,不断健全生态环境领域监督机制。全面落实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监督有力、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监督体系。(王思娟 左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