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期。3月29日,走进凤阳县黄湾乡大新村甜叶菊育苗大棚里,满眼绿意扑面而来,一排排青翠欲滴的甜叶菊幼苗吐露嫩芽,椭圆状的叶子微微卷起,焕发出勃勃生机。工人们在种植户胡德冠的带领下正忙着进行甜叶菊育苗,制土、压盘、扦插、摆盘、浇水……大家分工明确、忙而有序。
“目前,我承包的大棚占地122亩,主要进行甜叶菊育苗,扦插小苗是在为甜叶菊育苗做准备,等小苗长至20公分左右,就可以销售了,每株单价6分至1毛钱,每茬亩产效益5000至7000元,主要销往新疆、甘肃地区,都是订单作业,不愁销路!”种植户胡德冠说。
据胡德冠介绍,甜叶菊甜度高,是普通蔗糖的300倍,而热量低,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被誉为“甜味世界”的冠军。尤其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便于管理、亩产效益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甜叶菊小苗培育工作在做好浇水、施肥的基础上,小苗也可长成种苗,到时再从中掐头移栽,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育苗,效益很是不错。
胡德冠来自明光市潘村镇,有着丰富的甜叶菊种植经验,“明光甜叶菊”已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当时主要觉得这里距离明光很近,水土条件好,交通便利,靠近宁洛高速,方便幼苗快速地运出去,大棚又是现成的,节约了搭建成本,人力资源也丰富,而且当地给予的政策也很优惠,”胡德冠介绍了大新村育苗的优势。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大新村大棚种植区以前主要用来种植西瓜、蔬菜,按照季节种植的西瓜、蔬菜上市较为集中,价格易产生波动且大棚利用不够充分。
看到别的村项目推进热火朝天,大新村“两委”一班人再也坐不住了,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村“两委”决定前往明光市考察学习甜叶菊产业。一番考察学习后,决定引入甜叶菊育苗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通过引入甜叶菊,该村进一步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农业产业多样化,订单式种植更是让销售有保障。最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能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形成规模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这几年,我们村尝试‘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发展温室大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从大棚搭建、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参与草莓、西瓜、甜叶菊种植,让更多村民受益。”大新村党支部书记蒋家训说。目前,大新村已经陆续流转3000多亩土地,大棚对外承包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余万元收益。
甜叶菊育苗产业,不仅增加了种植户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做到了用工务工“两头甜”,目前插苗工作每天需要20余名工人。“甜叶菊从育苗、管护、移栽,都需要用人,一年可干5个月左右,技术简单易学,劳动一天能有60至100元收入,就近务工有了收入还能照顾家庭,两不误。”村民李学英说。
甜叶菊育苗产业只是黄湾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湾乡立足多临水、土地多沙质的自然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精细果蔬种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抓好西瓜、花生、芹菜、草莓、芡实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产业活力,让农户日子更甜美。(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