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南谯新闻
南谯区珠龙镇:内外兼修提升乡村“颜值”
来源:刘伟 2024-03-26 11:26:42 责编:许雅婷 喻寒松 张文洲

三月初,春风和煦、万木吐绿。走进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平坦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村居、焕然一新的村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坐落在“三古遗址”清流关脚下的珠龙镇,境内有着古山、古水、古道、古桥、古村落等众多人文古迹,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该镇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等,努力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珠龙实践。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

珠龙镇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生动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北关村、木庄村、珠龙村三个村即将成为“和美乡村”的示范点,以“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整治思路,实现村庄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好愿景,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干净、整洁、有序”总体要求,珠龙镇常年常态长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莲花、山王等7个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提升,新建村庄道路11500平方米、路灯192盏、绿化面积24000平方米、污水管道700米。扎实推进改厕、村庄清洁、污水一体化处理,完成卫生厕所改造61户,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在北关、陈王、广卫3个中心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5座。目前,95%的村庄完成村庄清洁行动,安全饮水率达100%,污水治理率达70%,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此外,珠龙镇开展木庄村“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将乡村治理各项指标任务转为数量化指标,把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治理、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兑现范围,用积分兑日常生活日用品等,让兑换活动真正成为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移风易俗、摒弃生活陋习的有力举措。同时,试点广卫村“农村物业”,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牵头组建“物业公司”,通过以工代赈、政府奖补等方式,聚焦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户公共管理开展“无偿+有偿”服务,实现村庄建管长效。2023年,广卫村在南谯区“农村物业”试点考核中排名第一、木庄村在南谯区“积分制”试点考核中排名第二。

乡村振兴,产业“立身”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力“江淮分水岭”全域旅游线路,研究绘制“1+5”“康养+农旅融合”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全景地图和产业链招商图谱,多次前往江苏常州、无锡、合肥等地外出招商15次,接待客商洽谈济川铺颐养等项目10次,强化与浦口区联合招商,获得有效项目线索4个,重点在谈项目1个。与安徽新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总部经济项目,镇财政收入每年增加近90万元;成功签约珠龙智慧云仓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占地面积4753平方米的粮食烘干房,每年为清流社区村集体增收18万元。

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提出的“四个养老”目标,主动谋划争取中央预算内养老和体育补短板项目资金3502万元,利用北关村闲置安置房,招引长三角康养头部企业紫水印养老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采用EPCO模式合作济川铺颐养项目,发展银发经济。该项目当前正在建设中,项目运营后将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预计镇财政每年增加收入100万元。

红颜草莓、阳光玫瑰、灿烂蓝莓、台湾红心火龙果......在珠龙,四季飘香的水果、玲琅满目的农产品应接不暇。2023年以来,全镇发展大棚草莓、葡萄、火龙果、西瓜、蔬菜2800余亩,建设清流社区40亩钢架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珠龙村全基质盆栽蓝莓钢架大棚24栋。申报“水岸桃花”“岭上硒谷”“悠兰山”等10个产业项目品牌,探索“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解决本地1000余人就业。

和美乡村,“铸魂”为要

珠龙镇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常态化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20余场,劝导村民丧事喜事简办40余户。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珠龙好人”等评选活动,三年来,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全省文明家庭、滁州市最美家庭、滁州市道德模范、滁州好人等一大批区级以上典型25户28人。

珠龙镇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承办2023年滁州市暨南谯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乡村春晚”“谯梁夜市”、社区运动会和乡村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文艺文化体育活动30余场,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浓端午佳节情,关爱银龄暖民心”“大手拉小手 关爱暖童心”等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组织“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活动32场、播放“红色电影”20场。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五老”优势,践行“四早”工作法(群众忧患早知道、热难点问题早处理、邻里矛盾早协调、信访活动早反馈),把矛盾纠纷排查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健全完善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四加”工作机制,构建起多元参与、部门联动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排查矛盾纠纷133件、化解125件、化解率达94%,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展望珠龙,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皖东大地上加速展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