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养老认证“送上门”,帮办代办“暖民心”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03-25 16:20:25 责编: 余蕾

“老人家,您看着手机,眨眨眼再张张嘴……”“好了,认证成功。”这是高刘街道陈桥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辖区老年人进行线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场景。近日,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陈桥居委会志愿服务队采取“宣传政策、见面认证、便民认证”等方式,多举措开展养老保险生存认证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线上线下联动多途径向群众宣传认证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方法流程。线上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持续推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信息和时间节点,鼓励群众积极转发分享,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考虑到养老认证群体的特殊性,以及老年人自我认证完成率低、智能手机操作难、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现状,工作人员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残疾人老人等特殊群体逐户上门开展认证工作,现场宣传解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确保群众对认证政策全知晓,提升群众养老认证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网格+台账”多场景摸排。将养老认证工作纳入网格事项,建立由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三级联动体系,以自主自愿、群众认可、经常在家生活工作的党员、居民组长、群众代表、志愿者等基层骨干力量,组建“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的基层治理队伍,充分发挥各片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全力摸排辖区行动不便老年群体。同时,利用辖区户籍人口、特殊群体管理台账,全面掌握行动不便群体和外出群体。多方面摸排,实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通知、视频教学等方式,帮助完成认证,为养老认证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集中+分散”多方式认证。“集中点”帮助办理。在居委会设立养老认证集中帮助点,腿脚活动方便的老年群体自主来居委会办理,工作人员现场协助进行线上认证,让老年人跟着提示,进行身份登记、人脸识别,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快速通过认证。“活动点”灵活办理。结合居委会开展活动的时间节点,紧抓群众聚集时机,将养老认证融入日常。结合反电诈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六情”宣传等活动,深入卧虎山庄、红卫南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面对面”“灵活”办理养老认证。“入户点”上门办理。经过前期认真走访摸排,为行动不便、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特殊、高龄群体“入户认证”,遵循“便民、为民、利民”原则,坚持“数据跑、两委跑代替群众跑”,上门认真核对老人身份证信息,完成资格认证,真正帮助老年群体将网络认证的“陌生路”变成“快捷桥”。同时,询问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嘱咐老人注意身体健康,实现从“身边”到“心间”的关怀传递,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温暖。(陈佳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