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突出党建引领,抢抓政策机遇,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多元模式促进村兴民富。据统计,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村有27个,超50万元的强村占比达91%;村均经营性收入超82.62万元,村均收益达66.45万元。
该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县乡领导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包保联系机制。
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村级组织带富能力。建强村两委班子和选派干部队伍,对584名村两委干部和86名选派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主题,组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让“领头雁”学有标杆。强化要素支撑,2023年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200万元,扶持29个村实施到村产业项目20个(含抱团发展项目5个)。
该县引导各村发挥资源优势,加大项目整合和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抱团发展、农文旅融合等模式,走出适宜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依托县内145.5万亩山地和林地,发挥县内13.5万亩花木种植和近10万亩茶园规模优势,构建“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农旅融合”多元发展模式。美迪公司建设温室花卉大棚12万平方米,带动8个镇发展花卉种植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20余万元。
推动水产养殖产业提档升级,打响郎溪“江南水韵之城”品牌。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11.2万亩。新发镇东夏社区依托南漪湖优质资源,大力发展青虾、小龙虾养殖业,建成特色种养产业园,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73万余元。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活“良田”规模经营文章,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0.8万亩。凌笪镇下吴村将3个村民组近3000亩农田集中托管,与江苏溧阳天目湖集团合作,致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益增加近50万元。
依靠企业资源,通过园区专项服务与飞地抱团发展,以村企联动、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建平镇、涛城镇相继成立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投资运营标准化厂房项目,两个联合总社2023年共带动31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梅渚镇组织所辖村入股定埠港物流园,发展仓储物流,村均年增收10万元,该镇大梁村为园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村集体年增收35万元。
郎溪县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个、产业化联合体11个,县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6家、示范家庭农场281个。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三方携手共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