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任寨乡
任寨乡: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来源:张浩 2024-03-13 15:49:30 责编: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近年来,界首市任寨乡积极借鉴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和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该乡以“四事四权”工作法为依托,推行网格化治理。他们聘任了网格员,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或党组织负责。网格员每日定时定点走村入户开展巡查走访,收集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跟进并反馈结果。

任寨乡通过建立“五老调事”机制,五老调解组由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退役军人、老专家等人组成。他们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组成的调解团队派驻至各村,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人缘,积极参与到矛盾纠纷的调解中。其中亮集村充分了发挥“五老”人员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亮集村现行探索打造了“红色亮集五老调解室”,形成干部主抓发展、“五老”转保稳定,群众周中登记,“五老”周末调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五老”人员不仅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者,而且还是群众间合同履约的见证者,村级各项重大事务的监督者和宣传者一方面减轻干部的工作压力,使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解决了一些常年难以解决的问题。据统计,该乡“五老调事”工作室成立以来,“五老人员”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80余件,切实做到了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多部门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加强与信访部门的访调对接,在做好上访人员稳定工作的同时,努力化解积案,安排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到一线接访,切实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避免矛盾激化。

利用法院下派干部的有利资源,充分发挥法官驻村优势,探索打造了“小板凳”法官工作站。通过接地气、贴百姓的方式,将矛盾排查、纠纷化解、治安防范、诉源治理、信访维稳、诉讼引导“六位一体”集中办理,成为独具界首特色的乡村社会治理的一块金招牌。今年以来,通过派出所对接化解矛盾纠纷6起,通过司法所对接化解矛盾纠纷2起,网格员发现各类矛盾隐患17起,化解矛盾纠纷24起。

任寨乡注重加强法制宣传与引导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法制知识讲座、法制宣传周、法制进社区等,使当地村民了解并理解法律法规,提升其法制意识,增强其自我防范能力。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以土地纠纷、惩罚结果为切入口,用直观的数据与视频形式向群众展示民事纠纷案件从发案到结案所需费用及投入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和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群众理性思考,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克制力,避免矛盾纠纷的演化升级。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教育广大群众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让群众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引导,坚持不懈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

任寨乡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举措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为当地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乡将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培训,提升调解队伍专业水平,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张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