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定街道团洲村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立足实际、因人而异、发挥作用”的原则,巧打“智能牌”“制度牌”“分类牌”,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力促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智能牌”打通党员教育“经脉线”。为了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团洲村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延伸党员教育管理触角,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搭建“线上线下”教育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利用“爱党建”,实现对5个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情况的在线指导,各支部工作学习情况晒在平台、比在日常,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远程教育站点运用,逐步实现“组织收看有记录、集中学习有讨论、设备运行有登记、参学人员有统计”,同时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先锋”“芜湖先锋”等线上载体,搭建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掌上课堂”,及时在党员微信群内推送微党课视频、音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切实打通党员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制度牌”打造发展党员“新标尺”。团洲村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前安排部署,用好制度“标尺”,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步一审”的要求,全程纪实党员发展全过程,确保发展质量。强化源头控制,注重优化结构,把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技术骨干、养殖大户和退役军人等群体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教育培养,注重提升素质,通过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使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不断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发挥作用,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特点,优先安排他们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让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一线实践中强化党性修养。目前,团洲村共有正式党员225人,预备党员2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4人。
“分类牌”打好党员管理“组合拳”。团洲村建立党员分类管理模式,“五管齐下”出实效。即,在职党员“评星”管,全面落实在职党员报到工作制度,采取“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组织评单”的模式,由在职党员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将报到落实情况与“民主评议党员”挂钩,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无职党员“定责”管,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通过“挂牌亮户”、公开承诺等方式,使广大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困难党员“帮扶”管,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员困难,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致富门路的党员,开展技术培训和信息帮扶,提高发展生产能力。2024年元旦、春节前夕,共对41名生活困难、老党员走访慰问,切实把党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流动党员“互动”管,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依托线上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发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安排,引导流动党员在线参加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远行”不“断线”;离退休党员“关怀”管,利用年轻党员结对助学,上门送学等形式,创新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过政治生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老党员归属感。(陈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