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店埠镇古河社区是全县唯一由商品开发小区组成的社区,常住人口2.6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89人,占总数7%。近年来,古河社区聚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市场运作,推行“三个三”工作法,在改善居住环境、社区服务、社会参与等7个方面持续发力,托举起幸福“夕阳红”,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织密网络,“三张清单”助力老有所依
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实行小区党支部包小区、党小组包楼栋、党员干部包户,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建立“走访清单”。实行“1+N”结对,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每人联系6名生活困难老年人。推行“三必访”,孤寡老人每周必访,困难老人每月必访,重要节日、灾害天气每户必访,及时掌握老年人生活、健康、精神3类情况。建立“需求清单”。建立“周末说事”平台,社区党总支定期、分小区组织老年人集中说事,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结合大走访、板凳会,建立老年人需求清单,细分助餐、助洁、助行、助医、助急5项服务。建立“项目清单”。争取县镇两级支持,深入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打造“15分钟舒适生活圈”,重点解决小区停车难、菜市环境差等问题;开展快乐健身行动,辖区7个小区晨晚练场所及设施实现全覆盖;硬化小区内公共服务区域道路5000多平方,改造托斯卡纳小区“口袋公园”,为老年人歇脚聊天提供去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均设置无障碍通道,卫生厕所安装应急呼叫装置,主要道口设置志愿服务岗,形成“畅、亮、美”的宜居社区。
精准供给,“三项实事”助力老有所养
紧盯医养、康养2个关键,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指数。卫生健康服务。打造全县首家老年人“健康小屋”,常年免费为社区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开展测血糖、量血压等常规检查,日均服务50人次,并建立健康档案。成立以社会工作师为主体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对部分失能老人,组织其家庭成员开展失能老年人照护培训,提升照顾技能。老年助餐服务。社区老年食堂于2022年9月开放运营,辖区低收入老年人群,享受民政补贴,同时可享受社区优惠政策。食堂设置意见征集箱,根据老人意见调整菜谱,做到低油低脂、少盐少糖、健康饮食,更好满足老年人口味和膳食要求。目前,老年食堂月就餐人数约1500人。专业社会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社工机构社家公司每月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开展一次专题活动,先后开展“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失能预防”、普法、防骗、邻里守望等宣传教育讲座活动30余场,受益老年人1600多人次。
丰富内涵,“三项举措”助力老有所乐
应老人之所需,解老人之所难,不断丰富文化活动,提升老有所乐内涵。文艺活动“乐”老。依托老年协会平台,建设古河社区老年学校,开设书法、绘画、阅读分享会等课程和活动,充实老年人退休生活,目前共开设书法等班级3个,日均参与老年人60人。发起并成立“和缘艺术团”,协调解决近700平方米场地设施,常年开设舞蹈、乐器等“寓教于乐课堂”,吸引辖区老年人积极参与、陶冶情操,艺术团带领学员多次在各类广场舞大赛中获得冠军。数字科技“助”老。为帮助老年人享受智能便捷的“数字化”生活,社区通过多媒体活动室,利用多媒体活动室,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如“网络看大戏”“微信间的邻里”等一系列智能课程。联系中国人寿等机构进社区开展“智慧助老”,累计开展老年人智能产品培训活动12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能生活。节日节庆“敬”老。每年举办“敬老月”,在各小区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专题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宣传教育、文化娱乐等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36场。每季度开展1次“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面向社区公开通报,激励居民争当“敬老爱亲”模范,营造出孝亲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陈国星 代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