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与石台县七都镇交界的铜钱庵,有个跨区县的家禽生态养殖农场,农场主是一名40来岁的中年女子,她就是太平湖镇朝阳村的孙崇玉。
孙崇玉的娘家是湖北咸宁人,8年前因家庭婚变到黄山投奔亲友,期间结识了朝阳村青年阿庆(化名)。阿庆是太平湖库区移民,在村里支持下,他流转了铜钱庵北侧山丘,建了个家禽养殖场。2015年阿庆与前妻感情破裂离异,遭受打击,一蹶不振。同是天涯沦落人,2017年阿庆与孙崇玉重组家庭,重新燃起创业的信心。
铜钱庵以丘为界,北距太平湖不足三千米,属黄山区。家禽养殖粪便排污对太平湖环保存在隐患。2017年,黄山区加强了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孙崇玉未雨绸缪,与丈夫商量将农场迁至铜钱庵南侧的石台七都镇启田村,得到了阿庆的支持,经友好协商,注册了一家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投入10多万元修路建棚,从事家庭养殖,场部落在了石台县境内,由于水系不属于黄山区,后来太平湖环境整治时,太平湖镇境内所有养殖场被关停,他家的农场不在其中,不仅躲过了一劫,而且规范规模有所扩大。
孙崇玉是个精明的女子,近年来随着稻谷,玉米等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家禽养殖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她坚持科学养殖,过去农场每年春集中购雏鸡苗8000羽左右,半年后雏鸡长大,受市场空间制约,销售不易,养殖成本大;她就采用春、夏、秋三季分批购雏鸡苗,每批3000余羽,均衡养殖,适时销售,总量不仅不减,而且有所增加,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家禽养殖农场。
通过市场考察,他们与青阳县一家家禽孵化厂达成协议,用自家农场的蛋孵化雏鸡。每只雏苗鸡成本降了1块多钱,全年可节省开支1万多元。她参加了镇村妇联组织的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利用铜钱庵地跨两区县的特点,放养起爬山鸡,每天将稻谷,玉米撒在方圆10000多平方山丘上,土鸡漫山觅食,口感好,质量优,价格比一般土鸡高5%左右。
铜钱庵土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生产的禽蛋名气在外,很多消费者慕名求购。尤其是农场销售的母鸡,都是隔年的老母鸡,肉嫩味鲜,每逢年节,供不应求。孙崇玉严把禽畜防疫关,每年春秋两季对家家禽进行防疫;外外来人员和车辆未经消毒不得进场;2018年以来,养鸡场从没有发生过疫病。
近年来,尽管禽蛋市场不时波动,他们的农场并没有受到影响,2023年农场销售的爬山鸡11000余羽、土鸡蛋14000余枚,还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往南京等地,年销售收入70多万元,农场纯收入18万余元,人们都夸他们夫妻二人是“一对患难夫妻、两个创业能手”。(项俊 孙国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