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教育作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西园街道积极响应省市区老有所学政策,在传统老年学校建设中探索智慧老年学校的建设,按照“教、练、演、服、宣”运营模式,完善“街道老年学校教、小区文娱组织练、文化服务活动演,志愿服务参与、文明文化宣传”机制,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他们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智慧教育新模式
1.在线课程的引入
依托合肥市开放大学,整合街道各类服务阵地,助推街道老年学校标准化升级,除固定地点、设备的在线课程外,引入丰富的合肥市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至街道老年学校APP和“小智”设备平台,让老年人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进一步拓宽老年人的学习渠道,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社会交往需求。
2.数字化教学的应用
除了在线课程,西园街道智慧老年学校还积极推广数字化教学,开设文化娱乐、健康养生、强身健体、智能科技、生活兴趣、家庭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班级,通过外引内孵化培养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完善街道老年学校运作机制,将街道老年学校教、小区文娱组织练、文化服务活动演,志愿服务参与、文明文化宣传同步至街道老年学校APP和“小智”设备平台,让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二、特色教学方式探索
1.兴趣导向的课程设置
智慧老年学校将根据老年人的兴趣需求,将设置更富有特色的课程,如插画、插花、编织、厨艺交流活动等,旨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 选择多样的上课模式
线上线下老年学校课程都将在智慧老年学校APP上进行招生,老年学员可在手机上进行多样选择,即可选择线上学习,也可选择到线下老年学校教学点进行学习,通过“选课、上课、风采展示、我的学分、金豆兑换”丰富学员选择模式。
3.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学校采用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交流、分享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面临挑战与应对
1.技术适应问题
智慧老年学校建设过程中,老年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新技术的适应。为了帮助老年人克服这一难题,各社区老年学校需要配合街道老年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培训课程,使老年人能够迅速掌握新技术。
2.资金支持不足
在智慧老年学校建设过程中,智慧系统开发需要资金支持,但是老年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拨款与学员学费,不足以支撑智慧系统开发与后期维护费用。
四、持续改进与发展
1.优化课程体系
智慧老年学校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引入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专业素养的专职教师和定期能参与授课讲座的兼职老师,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3.拓展交流合作
此外,学校还将积极拓展与其他智慧老年学校、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智慧老年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还应关注老年人在教育过程中的需求和挑战。西园街道针对智慧老年学校建设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社会支持等手段不断探索与实践,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助力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王洁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