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机,广德市邱村镇抢抓农时,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
在邱村镇的前路南阳农业核心示范区里,新生的油菜郁郁葱葱,绿油油的油菜叶泛着春雨后的晶亮水珠,长势格外喜人。
“以前村里的农田分布零散、高矮不同、形状各异,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让‘小田’改‘大田’,机械化就更方便了。”前路村党委书记张宽燕介绍说。
作为邱村镇的农业核心地带,前路南阳农业示范区所在地以前虽然地势平整宽阔,土地肥沃,临近南阳水库和砖桥河,水利设施和交通条件良好,但耕作田地小块分散,旋耕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使用不方便,农业整体产值较低。
黄德武是前路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和“种田大户”,承包了900多亩农田。在没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前,黄德武承包的田块“零星地”“巴掌田”分散,田埂高地不平,机械很难持久作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破解这一难题。通过打通、平整田埂,根据地形将小而散的田地整合在一起,使田埂、沟渠及荒废边角得以利用,有效构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因整合后的田埂、沟渠及荒废边角得以利用,可使田块耕地面积增加约1%左右,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率、土地利用率、粮食产出率,也为春耕工作打好了基础。
“方方正正的田块比之前要效率快多了!”黄德武感慨说,“以前一到播种季,拖拉机手往往要绕路很久才能下地作业。现在建好了高标准农田,100多亩地一天多就能搞完了。”
今年备耕季,黄德武已经预购了化肥农药60多吨,良稻种800多斤,准备大干一场,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他对今年的收获有了很大信心。
邱村镇农业办负责人介绍说:“近五年以来,我镇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2024年,我们将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到农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