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以“四化”促“四新” 走出文明实践新路径
来源: 何玉蓉 2024-02-28 09:40:47 责编: 聂梅

打造立体化文明实践矩阵,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度、深度、温度,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以“阵地、品牌、模式、服务”为着力点,坚持守正创新、开拓新局,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新路径。

111

图为村民在文明实践广场观看表演

阵地一体化,打造文明实践新平台。为提高阵地资源综合使用效益,保定街道深度整合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形成阵地一体化,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依托丰富红色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打造团洲村“渡江第一船”纪念馆,通过红色故事讲解、文物展览、历史图片展示和影像资料播放等形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沿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民健身休闲有了好去处,重大节日里还有村民们喜爱的戏曲、歌舞表演,持续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22

图为“红帆船”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

品牌特色化,催生文明实践新亮点。按照“一站一品牌,品牌有特色”工作思路,保定街道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各村居实际,孵化出“同心家园”“红帆船”“红乡亲邻”“爱满渡”“四叶草”等文明实践品牌。2023年被评为芜湖市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四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三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充分发挥新时代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健康安全科学科普等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年均1152场次,参与人数达2.3万人次,通过具有本土性、特色性的文明实践品牌,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服务基层群众的“主平台”、提升城市文明的“主引擎”。

333

图为“文明集市”

模式多元化,焕发文明实践新活力。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保定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8个“积分超市”。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兑换爱心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物品,年底评选优秀志愿者,有效提升群众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群众点单、按需制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点单制”的推行有效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依据结对共建机制,组织辖区企业等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实践站,引导各方力量主动下沉至基层一线。打造接地气的“赶集式”文明实践活动,利用各类假日节点,不断把“理论集”“政策集”“文化集”“科普集”“法律集”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444

图为开展“村民板凳会”

服务精细化,弘扬文明实践新风尚。围绕“精准化、常态化、便民化”工作目标,保定街道建立“1+8+N”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群众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政策解读、法律普及、健康科普以及义诊、义剪、义修等暖心服务。通过开展“村民板凳会”“业主交流会”等,畅通沟通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综合制定服务计划,促进服务提升。开展“进社区、进集市、进田间、进企业、进农院”五进行动,主动让服务“走出去”。从推进生态宜居、打造“最干净城市”,到开展安全检查、倡导文明交通;从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到推广全民阅读、组织乡村春晚……保定街道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把服务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民生“温度”彰显文明实践实效。(何玉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