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大别山
巍巍大别山,前赴后继,扛起烽火年代鲜红旗帜;滔滔长江水,滚滚向前,尽显文旅事业发展决心。
2023年是丰收的一年。在鲜红底色映衬下,六安市各级文旅部门坚定听从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公共文化服务上出新出彩,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文旅宣传有声有色,对口合作走深走实……
2023年,六安市共接待游客约57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5%和11.1%。文旅部门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文化惠民的暖心答卷
白露前夕,六安市霍山县文化馆里笙歌鼎沸,“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之我要上春晚”节目征集活动决赛正在进行,参赛选手从乡村、社区的小舞台一路披荆斩棘,把自编自演的节目带到了城市的大剧场。
事实上,这只是六安市文旅部门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来自六安市文旅局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23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乡村文化大舞台”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5万余场,服务群众1200余万人次。打造“皋城文艺课堂”品牌,开设“社区艺校”“乡村艺校”教学点111处,送文艺课程1800余次,服务群众3.2万人次。
六安市开展的文化活动还远不止于此。舒城县被列为“送戏进万村”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县;开展乡村“村晚”294场,六安原创歌舞节目《咱们村里有春晚》四上央视演出,被《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翁墩乡杨公村获评“四季村晚”全国示范展示点;创新举办鄂豫皖三省四市首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非遗展演展示、“皋城之星”六安首届新生代歌手大赛、“大别·乡宿艺术之旅”等文化活动。
六安市金安区杨公村冬季村晚
2023年的六安,无论是乡村的小舞台,还是城市的大剧院,各类演出节目频频亮相。创作展演大戏《情系淠史杭》,庐剧大戏《西庐弯弯》入选省戏曲孵化计划。制作《六安红色歌曲传唱曲选集》,向全市各类红色场馆发放。《洼子口》《今日拜》分获第二届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金奖和银奖。全市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共接待客流468.8万人次,位居全省前列,市图书馆荣获“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空间”称号,全市8家公共图书馆全部入选等级馆(一级馆3家)。
不仅如此,六安市文旅系统还实施各类文物保护项目21个,争取资金3110万元。六安瓜片制作技艺等9个项目获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资金扶持,新增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30个。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共征集微电影作品2348部,线上话题播放量超3.3亿。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万场次。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11.2万册。2023年全市共建成并运营阅读空间35个,共服务周边约80余万群众。选送作品《美丽中国》荣获“学习贯彻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2023年安徽省主题阅读朗诵大赛一等奖。
基础建设的放心答卷
1月8日,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冬游安徽 丝滑冰趣”的视频,全省多地文旅部门领导向全国游客“喊话”。六安霍山大别山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成为热搜。
丰富的旅游体验,来源于不断推进的旅游产品建设。2023年,六安市推进“1+ 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建成金安区横塘樱花漫道驿站、裕安区红色一号线、舒城县环湖观景平台等景观节点28个,35个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金寨中国·红岭公路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典型案例(全省唯一),九十里山水画廊被评为省级旅游风景道;舒城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张家店、迎驾、大别山(天马)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霍山大峡谷获批4A级景区、符桥景区获批3A级景区,六万情峡、梦乐帝巧克力小镇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价。
大别山风景道地图
在做好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了让游客留的住,六安市出台《六安市加快“大别·乡宿”发展激励机制(试行)》,发布《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评定“大别·乡宿”旅游民宿38家。编制了全市旅游民宿招商项目册,全市新、改建民宿104家,弘山美宿等3家民宿入选全国第二批丙级旅游民宿。
不仅如此,六安还在为游客们提供更多的旅游体验地努力:霍山锦绣大别山旅游度假区、裕安独秀大别山综合文旅项目等签约落地,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聆心谷、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等项目建成营业。成立市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产业招商纵队,制定工作方案。全年纳入省“双招双引”平台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项目131个,金额187.7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企业107家,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
热情服务的贴心答卷
最近,远在北方的“尔滨”火了,六安市文旅局也坐不住了:六安新周报发布“‘尔滨’版六安,发出冬季邀请……”的推文。推文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梳理了滑雪、温泉、登山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事实上,去年一年,六安市向全国各地邀约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该市文旅局先后赴上海、合肥、苏州等地举办文旅资源暨招商推介会10余场。举办第四届红色之旅徒步大会、四季自驾游、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避暑清凉主题活动等特色活动20余场。参与“遇见春天”春季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第十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活动。推出主题精品旅游线路20余条,发送城市旅游欢迎短信1000余万条。推出“游六安”系列优惠活动,全市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885万元,直接带动消费3055.95万元。
六安花车亮相第34届上海旅游节
同时,六安市还积极服务对口合作地市上海市的旅游需求。发布上海职工赴六安疗休养优惠政策,与上海市、松江区文旅局签订文旅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车轮滚滚·春暖大别山”上海--六安自驾游活动。与上海春秋旅游等头部旅游企业共同成立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联盟,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红色专列10趟。
为了让游客能够放心游、舒心游,六安市文旅局还全面加强旅游景点安全监管。每季度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加强假日市场监管,开展暑期汛期漂流项目安全排查、“老区安心安全游”隐患排查。开展三轮“体验式”暗访,举办全市文化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年活动、悠然南山旅游度假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召开文明旅游联席会议,开展志愿服务“六进”活动700余场。
“今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市建设,着力构建‘一核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红绿融合发展高地建设等‘七大行动’落实,力争实现全年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0亿元。”1月15日,六安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市直单位一把手:今年怎么干”栏目上,市文旅局局长蔡黎丽的发言掷地有声。
细数过往,凝视当下,局长的发言更是一份新的承诺。因为六安市文旅局2023年交出的三份答卷,实现了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目标。站在2024年的起点上,全市文旅工作也一定能乘风破浪,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