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聚焦安徽两会|如何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委员面对面献计献策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晓磊 2024-01-25 10:42:00 责编:李晓磊 胡明兵 张文洲

1月24日晚,2024安徽两会首场“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举办。省政协委员曾凡银、何云、方颖,紧扣全省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和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分享履职感受,共话高质量发展。

为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如何建设文化强省?曾凡银表示,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他建议,要精心守护文化根脉,强化对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淮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全面系统研究,将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引导大家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文化之韵。同时,发挥学术研究力量讲好安徽故事,重点扶持淮河文化、长江文化、徽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安徽标识性的地域文化研究项目,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切实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另外,曾凡银认为,要为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既要聚焦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也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设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加大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投放力度,向“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倾斜,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设立文化公共交通专线和站点

省政协委员、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何云表示,今年上会她带来的是一份关于重视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提案。

“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面积大且专业性强,须有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何云表示,黄梅戏、徽剧等地方戏曲是安徽的文化标识和亮丽名片,公共交通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她建议,设立文化公共交通专线,在道路上增设戏曲院团的站点、增加戏曲院团位置标记,并在公共交通上展示传统戏曲的宣传视频,让有观演需求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多渠道、更便捷地找到院团所在位置,更好满足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

她还认为,安徽要充分利用徽文化,整理和完善部分景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地方志里的人和事,并将整合出的资料制作成主题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更直观了解文化的发源、大事记、人文历史等。同时,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加大旅游线路的开发力度,促进相互间贸易交流、资源互补和文化融合。

推动全省博物馆创新转型

省政协委员、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方颖表示,安徽文化遗产资源富集、传统文化根基深厚,要推动全省博物馆创新转型,让安徽文物“热起来、活起来”,从而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首先要梳理文物家底,推进数字展馆建设,开展全省文物三维扫描,构建安徽文物数字化智库,将文物藏品可视化,打造线上博物馆。”方颖表示,还要建立各级博物馆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级博物馆围绕“徽文化”“皖江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结合24节气等元素,探索原创性精品展览。同时,邀请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与安徽博物院和省内地方博物馆编排联展、互换展等,推出“VR立体博物馆”现场体验项目,打造精品文物展。

方颖还建议,推进各级博物馆公共空间转型升级,把活动沙龙、咖啡茶吧、非遗体验等融入场馆建设;支持各级博物馆,在开发普遍性文创产品基础上,挑选地方特色文物藏品,以拟人化的形式、联动动漫IP,加大开发文物盲盒等特色文创产品,延伸博物馆产业链。

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方颖也建议探索和实践“黄山标准”。据了解,近年来,黄山市发挥标准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累计主导制定标准235项,层次和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更多“黄山标准”,为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