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枣巷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宣教引导、示范引领、规范整治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如今,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等陋习少了,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新事多了;遇事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理念的多了,一股新风正气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来始山西,二公皆孝,移居凤土,亦云不孤,邻里和睦,社会安宁……”在凤阳县枣巷镇老巨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微宣讲正在进行。村干部化身宣讲员,向群众讲解村规民约、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村子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宣讲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文化、话发展、谈想法,其乐融融。
走进老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从村务公开到环境卫生整治,从美丽庭院到公共财产保护,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调解等,都有明确规定。“大家在一个村上就如同亲人,只有家家和睦、户户和谐,村上才能和谐,才能奔向美好生活。”村民巨方方说。
“一直以来,我们注重群众思想引导,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孝贤文化,努力营造健康文明氛围。”党支部书记巨青松说,“村里平时还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以及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组织乡贤宣讲孝德故事,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崇德向善。”
秉持“群众在哪里,移风易俗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枣巷镇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常态化开展家风家训、好人故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活动,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不良习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2023年通过放映红色电影、微党课等形式,深入开展理论宣传宣讲活动25场次。聚焦“一老一小”,扎实开展个性化爱老敬老服务及青少年针对性活动13次,为儿童健康成长、老年人安度晚年保驾护航。打造线上讲堂,制作宣讲音频,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循环播放,受众达2万余人。
“以前群众婚丧嫁娶都讲排场、比气派,一定要大操大办,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消失不见了,群众越来越觉得所谓的排场没有意义,人情往来不再攀比,一年下来光礼金开销就少了不少,有效实现了人情减负。”镇宣传委员介绍道,“镇里倡导党员带头自觉摒弃陋习,争做良好家风传承者,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个村,道德的力量在增长,文明的力量在传递。现在的新风尚是比文化、比家风,文明新风已成为村民减负减压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密码,成为村民和幸福的新约定。”
枣巷镇将继续在思想转变、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科学管治上加力提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移风易俗工作,摒弃陋习、树立新风,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步伐促进乡村治理,确保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加上一把“推进剂”,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枣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焦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