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办“村晚”,场场新内容。1月8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首场乡村春晚在千年古镇丹城开演。来自全镇各村文化志愿者不畏天寒地冻,身穿单薄的服装登台演唱,为群众送上新年的祝福。台上演得火热,台下掌声不绝。台上台下共祝美好生活和丰年里的国泰民安。
大鼓舞《开门红》、唢呐《欢聚一堂》、舞蹈《抬花轿》《飞天乐鼓》、小品《笑在村头》、戏曲《清风亭》《走娘家》、歌曲《祝福祖国》《为了谁》等10多个由村民编、村民导、村民演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这是一台“乡味醇厚”的乡村“村晚”。
图为鼓舞表演《开门红》
丹城镇党委书记裴力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该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强举措、补短板,出实招、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全镇上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顶住压力,保持定力,镇域经济稳中有进农业步伐发展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裴力说,该镇牢记和美乡村目标,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出“张备模式”,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图为唢呐演奏《欢聚一堂》
激扬的鼓点,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随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厚的节目上演,让村民观看得如痴如醉。特别是民间杂技《蹬缸》的精彩表演,将演出推向高潮,赢得了现场乡亲们的满堂喝彩。
戏迷王夫开听说当天“村晚”开演,便开车带着一家人早早来到了演出现场。“冬闲了,是听戏的时候了。劳动一年,丰收全年,我们全家人要过足戏瘾。”演出结束后,王夫开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文化演出大舞台。
“虽然天气寒冷,我们文化志愿者演的浑身发热冒汗,能参加一年一度的乡村春晚机会难得。”该镇文化志愿者相红英说。
图为舞蹈《抬花轿》
乡村春晚,香味醇厚。丹城镇每年都坚持举办“村晚”活动,带动了全镇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发展。为提升全镇文化志愿者水平,该镇加大投入,聘请专家到村开展志愿文化培训,激发了志愿者创作热情,让村民自办、自编、自演水平逐年提高。
丹城镇文化站站长郭其龙说,全镇各村都有文化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党的政策、秸秆禁烧、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文化宣传活动。“各村文化志愿服务队为上村晚不谈条件、不要报酬,不叫谁上,谁都急眼、红脸,各村争先恐后办‘村晚’。”郭其龙说,如果各村的文艺节目都上台演出,3天也演不完,只能挑选好的上。
裴力介绍,丹城镇文化底蕴深厚,文艺氛围浓厚,曾三度获评“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中该镇有3个。其中坐落该镇的亳州市涡阳县青年泗州戏剧团曾荣获“全国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安徽省民营院团“百佳院团”和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等荣誉称号。“丹城有戏周周唱”已成为该县的一个乡村文化品牌,在2023年9月被亳州市评为“感动药都”志愿服务项目典型。
图为戏曲《清风亭》
“我们深挖古镇特色文化内涵,做好传承,持续扩大‘丹城有戏周周唱’影响力,坚持一周一主题,节庆有活动。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培养人才,提升志愿者水平,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办好春晚,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该镇党委书记裴力表示。
涡阳县2024年首场“村晚”在涡阳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涡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涡阳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丹城镇人民政府主办,涡阳县文化馆承办,丹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丹城镇综合文化站、丹城居委会承办。在春节前后,该镇将继续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百姓送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蒋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