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金字牌镇深入开展“‘祁’心创未来”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干部思想齐心、群众服务暧心、乡村发展走心”要求,以三“心”互映,“祁”心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县域副中心城镇,共创美好未来。
“祁”心半月谈 推动干部思想齐心
以扩大开放拓宽视野,以座谈交流共商发展良策,以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实现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一是筑牢思想根基,提升高质量发展“引领力”。围绕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灵活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开展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之间的逐级、全覆盖谈心谈话活动,了解队伍动态,发掘隐患风险。2023年开展谈心谈话30余次。二是坚持事业为上,释放高质量发展“内动力”。健全提升“店小二”驻企服务代办帮办机制,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积极破解企业发展中痛难点问题,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营造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开展重点项目护航行动20次,走访辖区企业90余次,异地走访负责人40余次,帮助正心油茶、万顺建筑科技等企业招工42人,解决堵点难点47个。三是聚焦产业招引,增强高质量发展“战斗力”。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定期走出祁门县开展招引活动,围绕产业链、重点区域,“走出去”外出招商活动6次,拜访企业7家,突出“以企引企”“以商招商”,拓展上下游企业,成功引进恒源陶瓷下游企业欧邦表面机械处理,目前该企业完成税收67万元。
“祁”行周一见 推动群众服务暖心
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村联组入户等工作机制,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切实做到把社情民意收集上来,把有效举措落实下去,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是把群众办事从“会场”搬到“现场”。确定每周一为“无会日”,镇村干部带头深入村组,开展“遍访农户”活动,现场了解情况,做好倾听民意、走访帮扶、政策宣讲等工作,将解决便民惠民利民的工作从“会场”搬到“现场”。截至目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2个,已办结60个,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二是将文明创建由“国道沿线”向“村组”延伸。实行“赛马”比拼机制,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打造“五小园”、“最美庭院”等微节点15个,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祁”行周一见行动,出动镇村干部1400余人次,拆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282处,拆除棚厕143个,清运垃圾150余吨。做好环境整治项目库建设,对50个整治项目明确责任、挂图作战。三是将信访接待从“坐诊”变为“出诊”。面对村组信访工作,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矛盾一线,着力解决各类信访事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同时,依托“矛盾纠纷调解室”,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揪心事主动、及时、耐心调解,真正做到“微小信访”不出村、“突出信访”不出镇。2023年共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40余件。
“祁”遇十八乡 推动乡村发展走“心”
一是做好“设计图”。结合镇域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特色特点,科学合理定位,先后召开6次会议研究磋商,做好发展规划文章,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金字牌村、洪村2个村庄规划文本已基本成型。二是育好“产业链”。依托镇级乡村振兴公司平台,采用“公司+农户”“公司+作坊”“公司+社会资源”“公司+市场”模式,全力做好产业发展和乡村运营文章,镇级乡村振兴公司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40余万元。三是当好“菜篮子”。流转土地200亩,实现山地蔬菜、西瓜、食用菌等规模化种植,全力打造“祁金盛”特色农产品品牌,与黄山学院等方面签订农产品定向采购订单超280万元。对上争取金耳菌种植项目,开发金耳菌系列罐头产品和特色菜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王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