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始终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023年,东华社区获评滁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大王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滁州市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机制聚合,“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府城镇建立了“一把手”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由镇党委书记任所长,各村居书记任站长的组织架构,并明确镇、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文明实践专管员负责文明实践工作。
该镇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每季度召开1次推进会,研究部署文明实践工作,真正把文明实践落到实处,落实到人。此外,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村居考核,做到从制度上约束、奖惩上激励。
资源融合,共建共联产生“倍数效应”
去年,府城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配套用房、休闲广场、村集体自用房等资源,分别在如意河畔小区、大王府打造了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阵地建设上,探索了一套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共享现有资源的“府城路径”。
东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建成于2018年,府城镇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协同县文旅局等单位打造了农家书房、“中都红小哥驿站”。
在这里,不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还邀请县针灸疗法非遗传承人管胜常驻,孵化了“爱心义诊”、百姓议事等志愿服务项目,爱心义诊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县志愿服务活动大赛铜奖。如今的东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成为周边小区居民的“打卡地”。
服务耦合,文明实践书写“府城答卷”
府城镇通过组建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批文明实践活动、调动一批文明实践力量,走出了一条彰显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现全镇在册志愿者共1.1万余人,组建了约50支志愿服务队,其中包括“圆梦童行”等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每年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同时,该镇不断完善志愿者激励嘉许制度,激励广大群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按照“周周有活动”的原则,府城镇统筹制定活动计划并提前发布,群众不仅可以照单取菜,还可以通过点单的形式定制活动。2023年累计开展了100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府城镇结合群众需求培育了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大王府村“王府说”志愿服务项目。项目通过“传”“讲”“评”“议”四种形式,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融入群众生活,用志愿服务解锁了基层治理新模式。(殷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