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美乡村的创建,在大窑村内每个小村庄折射出大变化。生态好起来,环境美起来,乡韵浓起来,一个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已初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断实现。
夯实基础,“和美乡村”带动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整给、排水设施,解决农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好农村路,让村庄“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大窑村和美乡村的建设始终围绕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重点,在全村内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往户延伸,村内常住农户已基本完成农村改厕、污水入管网等工程,带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度、覆盖面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大窑村共改水改厕530余户,对5.7公里灌溉沟渠、2座提水灌溉电站以及3口当家塘进行清淤改造,让制约发展的“堵心路”变成了产业振兴的“畅通路”。
提标扩面,“和美乡村”优化公共服务。和美乡村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拓宽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优化了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休闲广场、运动器材、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基本配套,丰富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创新采用“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让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深入基层、惠及群众,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大窑村新建900㎡老年食堂就餐点,可供周边老年人就近用餐;开展“猜灯谜”、“拔河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6次。
立足乡愁,“和美乡村”激活文化内涵。乡村文化内涵是筑牢农民群众“精神富有”的基石。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大窑村深入挖掘村内文化蕴含的有益观念、人文思想、道德规范等,对散落在村内的具有历史性标志物等进行保护和修缮,为乡村发展积聚力量。大窑村是“陶器烧制技艺”的孕育地,清朝末年,因陶瓷窑众多、炉火旺盛而得名。和美乡村建设以来,大窑村修葺“陶器烧制”遗址,目前传承人黄朝明仍在运用最传统和古老的方法,制作和炕烧茶壶、花盆、酱盆、烧水罐等村民使用率高的器具,满足了周边村民使用需求,保留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特征,具有古朴、自然的审美特质。目前,大窑村陶器制品已经收入长丰县非物质文化展览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从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到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从广大农民富裕富足,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治理有序充满活力,到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岗集镇大窑村将继续久久为功、坚持不懈,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杨玲玲)